节点文献

太湖蓝藻光合作用活性周年动态变化研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李大命张彤晴唐晟凯刘小维

【机构】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江苏省内陆水域渔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摘要】 本研究采用Phyto-PAM浮游植物荧光仪测定了太湖蓝藻光合作用活性的周年变化(2014年1月-12月),并分析光合作用活性参数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冬季期间(1月和2月),检测不到蓝藻的光合作用活性。从3月开始,蓝藻的最大光量子产量和有效光量子产量表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其中梅梁湾和湖心蓝藻最大光量子产量分别在0.34~0.55和0.28~0.50之间,平均值分别为0.42和0.39,有效光量子产量分别在0.15~0.38和0.10~0.38之间,平均值分别为0.26和0.23;NPQ值变也呈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在8月到达最大值,分别为0.28和0.26;RLC曲线的3个参数从3月到6月呈上升趋势,之后表现出较大波动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太湖蓝藻的F_v/F_m、△F/F′_m和NPQ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性,且均与水温呈显著正相关。α和I_k与rETR max具有显著正相关性。光响应曲线参数与最大光量子产量和有光量子产量呈正相关性,但不显著。整体来看,太湖蓝藻生理特征变化与水华形成过程及发展动态相适应。

  • 【会议录名称】 湖泊湿地与绿色发展——第五届中国湖泊论坛论文集
  • 【会议名称】湖泊湿地与绿色发展——第五届中国湖泊论坛
  • 【会议时间】2015-09-22
  • 【会议地点】中国吉林长春
  • 【分类号】X524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吉林省人民政府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