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超声造影增强形态特征分析在乳腺导管内原位癌检出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初探
【作者】 夏罕生; 王希; 黄备建; 俞清; 李超伦; 王文平;
【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超声科;
【摘要】 目的分析乳腺导管内原位癌(DCIS)超声造影增强形态特征,探讨超声造影在DCIS检出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DCIS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表现。患者平均年龄58.4岁(38-83岁),临床表现为自发性乳头溢液10例、肿块15例、溢液合并肿块4例,无症状常规体检4例。病理包括单纯性DCIS20例,DCIS伴微浸润13例。仪器采用PhiliPs iU22,常规超声探头频率5-17MHz,造影探头频率3-9MHz。造影剂使用Sonovue,2.4ml经肘静脉团注,低机械指数实时观察,储存分析2min动态图像。分析内容包括病灶强化类型,增强方式;达峰时内部特征、周边组织增强特征及消退方式等。对非肿块型增强病灶,另外分析其早期增强结构和有无消退期类环状强化。所有检查均于术前一周内完成。结果 33例DCIS中,常规超声显示肿块型病灶13例,包括囊实性占位6例,实质性占位7例,BI-RADS US评分3级2例,4级9例,5级2例;非肿块型病灶20例。超声造影显示,达峰时,21例(63.6%)呈部分增强,其中13例内部见区域型充盈缺损;11例(33%)周边见粗大血管,16例(48.5%)见导管样增强。13例肿块型病灶中,9例(69.2%)呈向心性(5例)或混合性增强(4例),8例(61.5%)动脉期可见环状增强,10例(76.9%)消退期呈整体消退。20例非肿块型病灶中,15例(75%)增强早期呈团块状线样导管样强化,17例(85%)消退期见类环状强化。结论 DCIS超声造影多呈峰值期部分增强伴区域型充盈缺损,周边见粗大血管或导管样强化。肿块型病灶多表现为向心性或混合性强化,周边环状增强,整体消退;非肿块型病灶主要表现为早期团块状线样导管样强化,消退期类环状强化。认识DCIS,特别是常规超声表现为非肿块型病灶的超声造影表现有助于其早期检出和正确诊断。
- 【会议录名称】 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四届全国浅表器官及外周血管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四届全国浅表器官及外周血管超声医学学术会议
- 【会议时间】2013-10-24
- 【会议地点】中国广东深圳
- 【分类号】R445.1;R737.9
- 【主办单位】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