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采用红细胞指数评价甲状腺实质内血流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丛淑珍梁婷甘科红安秀艳郭汉涛

【机构】 广东省人民医院超声科

【摘要】 目的探讨红细胞指数在评价甲状腺实质内血流情况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2011年3-6月于我院检查的甲状腺疾病患者66例,男19例,女47例,年龄1563岁,平均(36.8±11.0)岁;均为初发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未接受治疗;血清学检验标准:TSH为0.345.6μIU/ml,FT4为7.521.1n mol/L。其中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组54例(TSH<0.34μIU/ml,且FT4>7.5 n mol/L);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组12例(TSH>5.6μIU/ml,且FT4<7.5 n mol/L)。正常对照组65名(TSH与FT4为正常值,甲状腺大小、形态及实质内回声正常,血供与甲状腺上动脉血流速度正常),男23名,女42名,年龄1868岁,平均(38.0±13.3)岁。所有受检者均接受超声和实验室检查(FT4、FT3、TSH、TPOAb、TGA b等),以最近的血清学检查结果为标准。2、仪器与方法采用Hitachi Preirus彩色超声诊断仪,内置红细胞指数分析软件包,线阵探头,频率613 MHz。先行常规灰阶超声检查;在获取较好的二维声像图的基础上叠加CDFI,观察甲状腺实质内血流信号,按甲状腺实质内血流信号丰富程度分为0级。运用脉冲多普勒观察频谱形态,测定甲状腺上动脉的血流参数;最后行能量多普勒检查并计算红细胞指数。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先使用完全随机方差分析比较3组红细胞指数的差异;然后应用SNK法进行两两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运用ROC曲线寻找红细胞指数判定甲状腺功能有无异常的最佳诊断界点,获得其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结果 1、甲亢组、甲减组与正常对照组甲状腺红细胞指数的均值分别为23.34、21.57、14.77,3组间红细胞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SNK法两两比较,发现甲亢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甲减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甲亢组与甲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5),故将甲亢组与甲减组合并为甲状腺功能异常组。甲状腺功能异常组的红细胞指数均值为23.04。2、判定甲状腺功能异常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5(P<0.001),最佳诊断界点为9.84。此界点对应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为95.40%、87.70%、91.60%。根据ROC曲线计算的诊断界点,当红细胞指数≥9.84时,甲亢组、甲减组与正常对照组与诊断界点的对照结果为甲亢组52例、甲减组11例、正常对照组8名;当红细胞指数<9.84时,与诊断界点的对照结果为甲亢组2例、甲减组1例、正常组57名。结论作为一项定量参数,红细胞指数通过评价血流丰度来判断甲状腺功能,可弥补CDFI对甲状腺实质内血供分级的主观性、脉冲多普勒对探测角度的依赖性,可成为临床诊断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项有意义的新的参考指标。

  • 【会议录名称】 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四届全国浅表器官及外周血管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四届全国浅表器官及外周血管超声医学学术会议
  • 【会议时间】2013-10-24
  • 【会议地点】中国广东深圳
  • 【分类号】R445.1;R581
  • 【主办单位】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