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肝转移癌疗效的对比研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吴洁杨薇尹珊珊武金玉吴薇严昆陈敏华

【机构】 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超声科北京肿瘤医院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引导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肝转移癌的疗效及应用价值,并与常规超声引导治疗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2000年7月至2010年9月期间在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超声科行超声引导RFA治疗的肝转移癌共262例435灶为本研究对象。男154例,女108例;年龄30~90岁,平均(59.1±10.9)岁;原发肿瘤部位分别为胃肠肿瘤169例,乳腺癌33例,肺癌24例,胰腺癌10例,其他部位恶性肿瘤26例;肿瘤最大直径0.7~6.7 cm,平均(3.4±1.4)cm;单发肿瘤157例,多发(2~5个)肿瘤105例。其中2004年5月至2010年9月治疗前30分钟内行CEUS检查确定RFA治疗方案的136例219灶为CEUS组,前期2000年7月至2004年4月RFA前未行CEUS检查的126例216灶为对照组,两组病例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原发肿瘤部位、肿瘤数目、大小、位置等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EUS组82.4%(112/136例)为>2 cm肿瘤,57.4%(78/136例)为单发肿瘤,对照组分别为89.7%(113/126例)、62.7%(79/126例)。治疗前肝转移癌经由穿刺活检病理诊断或临床、两种增强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证实。所有患者治疗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治疗后采用增强CT或/和MRI、CEUS及肿瘤标志物检查定期随访判断疗效。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两组间计数资料的比较用卡方检验,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两组病例的累积生存率及无局部复发生存率,显著性检验用Log-rank方法。结果随访至2010年12月,平均随访时间19.2±16.0个月(3~97个月),1个月肿瘤完全灭活率CEUS组为98.2%(215/219灶)、对照组为94.4%(204/216灶);2~25个月CEUS组16.9%(23/136例)发现局部复发,38.2%(52/136例)出现肝内新生灶,对照组分别为29.4%(37/126例)、61.1%(77/126例),两组的肿瘤完全灭活率、局部复发率及肝内新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的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2.5%、64.3%、50.1%vs73.5%、44.9%、25.3%,中位生存期38个月vs20个月,CEUS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2)。1,2,3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CEUUS组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7.7%、53.8%、38.3%vs 51.2%、31.1%、19.3%(P<0.001)。其中,>2cm肿瘤的3年累积生存率及无局部复发生存率CEUS组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0.6%vs 26.9%、34.7%vs 18.6%,P<0.05。单发肝转移癌3年累积生存率CEUS组显著优于对照组(50.1%vs 21.6%,P=0.001)。较严重并发症CE US组2例(1.5%),对照组3例(2.4%),均保守治疗后缓解。结论CEUS引导经皮治疗肝转移癌完全灭活率高,肿瘤复发新生率低,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较常规超声引导RFA治疗可获得更好疗效。

【关键词】 超声检查造影剂肝转移癌导管消融术
  • 【会议录名称】 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一届全国介入超声及肿瘤消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一届全国介入超声及肿瘤消融学术会议
  • 【会议时间】2011-04-08
  • 【会议地点】中国北京
  • 【分类号】R445.1;R735.7;R730.5
  • 【主办单位】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