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EEG与TCD对照分析及意义
【机构】 福建省立医院神经内科;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EEG与TCD的对应关系,以寻求一种无创、可行的评价脑供血情况与脑功能关系动态变化的检查方法。[方法]选择有局灶体征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6例,无局灶体征的头痛,头晕及TIA患者37例,所有患者均在发病4周内行EEG及TCD检查,采用国内通用的脑电图诊断标准及TCD诊断标准,对照分析EEG及TCD结果。[结果]1、TCD异常组中EEG中度以上阳性率54.95%,显著高于TCD正常组(12%)。2、颈内动脉系统血流异常组主要表现为双侧广泛异常基础上的局灶性EEG改变,占58.24%,椎基动脉系统血流异常主要表现为双侧广泛性EEG改变,占71.43%。3、颈内动脉系统血管狭窄及血流速度减慢的患者,表现为同侧EEG局灶异常率较高,为61.11%、85.19%。4、颈内动脉系统血管狭窄时代偿血流建立较好的患者,其EEG中度以上异常率(53.85%)低于代偿血流建立较差的患者(90%)。5、急性脑梗死组患者EEG中度以上异常率45.69%,显著高于对照组3.51%。[结论]脑电图的异常(局灶及广泛的α波及慢波的改变)与TCD所显示的脑缺血有对应关系;EEG异常程度与TCD所显示的代偿血流建立情况有关;因急性脑梗死患者的EEG大多显示有广泛的异常基础上的病灶性改变,提示急性脑梗死时脑部存在有普遍的脑功能减退;对照组的患者脑功能尚处于代偿阶段,故相对EEG异常率较脑梗死组低;所以对TCD显示血管狭窄及流速减慢的患者,动态检查EEG,若逐渐出现局灶改变及慢波增多、提示脑储备功能下降,对治疗及愈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会议录名称】 第五届全国颅脑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第五届全国颅脑超声学术会议
- 【会议时间】2002-05-20
- 【会议地点】中国福建福州
- 【分类号】R743.33
- 【主办单位】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颅脑超声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