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中国三叠纪牙形石的古生物地理分区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杨守仁郝维城江大勇

【机构】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摘要】 <正> 田传荣等(1983)根据西南地区三叠纪牙形动物群的面貌,将该区划分为扬子分区和喜马拉雅分区两个生物地理区。此后,姚建新等(1993)根据牙形石相的分子在华南和喜马拉雅地区晚二叠世晚期至早三叠世晚期地层和地理分布所显示的一些特性,将牙形石区分为3个生物地理区:喜马拉雅区,上扬子区和下扬子区。王成源(1998)将中国三叠纪牙形石归属Kozur(1973)的特提斯生物大区亚洲生物区,但认为还看不出可以进一步区分生物省或亚省。

  • 【会议录名称】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 【会议名称】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01-05
  • 【会议地点】中国西安
  • 【分类号】Q915
  • 【主办单位】中国古生物学会、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