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胸腹联合伤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 杜杰; 王胜利; 胡型锑; 杨美高; 黄宪平; 赵琦峰; 赵子牛; 章岳峰;
【机构】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胸外科;
【摘要】 目的:总结胸腹联合伤的误漏诊原因及诊断要点,提高诊断水平和治疗效果。方法:分析总结我们自1989年3月至2003年3月间收治的胸腹联合伤34例:男28例,女6例。开放性损伤17例(47.06%),闭合性损伤17例(52.94%)。本组病例伤后至入院多在12 h内,入院时34例均有血气胸,左侧19例,右侧10例,双侧5例,伴休克26例(76.47%)。膈肌破裂左侧16例次,右侧13例次,无膈肌破裂6例次。肋骨骨折19例次。伴颅脑外伤2例次,纵隔血肿4例次,心脏损伤4例次,脾破裂7例次,胃破裂6例次,空肠破裂2例次,肾挫伤、破裂各2例次,肝破裂8例次,脊柱损伤2例次、其中截瘫1例次,骨盆骨折1例次,胫腓骨骨折1例次,下腔静脉裂伤1例次。本组病例胸腔闭式引流32例次,开胸手术的22例次,剖腹探查14例次,行膈肌修补29例次,行肺修补术或肺叶切除术10例次。右心室修补术2例次、心包修补4例次。胃修补6例次,空肠修补2例次,肝修补8例次,脾切除7例次,肾切除2例次,下腔静脉修补1例次29例膈肌修补,4例漏诊膈肌损伤,1例单纯处理胸外伤,1例有脊柱损伤截瘫,2例为开腹处理腹内脏器伤而未探查膈肌,分别于伤后3天-2周内发现而手术,漏诊率11.76%。开胸探查处理胸内损伤后,经膈肌裂口扩大行腹腔脏器切除或修补6例次,多数为胸部开放伤。结果:本组33例救治成功,术后2例发生创口感染。除1例截瘫外33例治愈出院,死亡1例,死亡率2.94%,死亡原因为严重的失血性休克。结论:胸腹联合伤目前尚无明确的完全统一的定义,一般是指同一致伤原因同时造成胸腔和腹腔脏器及膈肌的损伤。由于损伤器官多,病情相对较重,临床表现复杂,休克发生率高,有文献报道可高达86.96%,且易导致误诊和漏诊。胸腹联合伤延漏诊原因主要为:①没能认真的询问病史和查体;②患者在昏迷、休克、高位截瘫和多部位损伤等情况下,掩盖了重要的胸腹部症状和体征:③出血、穿孔早期症状体征不明显,易忽略;④危重病例多,辅助检查受到限制给诊断带来困难。诊断要点①仔细询问病史和查体,全面分析病情;②注意胸腹部症状和体征;③注意矛盾现象:④术中膈肌应常规探查;⑤各种辅助检查对诊断有一定的帮助,但要综合判断患者的情况是否允许。胸腹联合伤的治疗应是在积极进行改善呼吸功能,恢复有效循环血量、抗休克等治疗的同时,尽快纠正胸腔的生理紊乱,以改善患者情况争取尽快手术。在决定手术治疗时必须考虑剖胸或剖腹的指征及其先后顺序。
- 【会议录名称】 2004年浙江省胸心外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2004年浙江省胸心外科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04-08
- 【会议地点】中国浙江湖州
- 【分类号】R641
- 【主办单位】浙江省医学会胸心外科学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