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多细胞株微量培养法在病毒性脑炎、脑膜炎患儿病原学检测的应用研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王世富刘霞张乐玲张乐海沈琮孟红

【机构】 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儿研所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摘要】 目的探讨用多株细胞微量培养法在病毒性脑炎、脑膜炎病原学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6份脑脊液(CSF)标本经0.2μm的滤膜过滤除菌后,分别接种于含有青霉素(1000IU/ml)和链霉素(1000IU/ml)的微量细胞培养板中的单层细胞上,每份标本平行接种8株细胞,细胞株包括:MA104、MDCK、HEL、HEK293、Vero、Heo-2、Hela、BHK-21。5%的CO2培养箱中37℃恒温静止培养,每日比较接种病毒组与正常细胞对照组细胞形态差异,当细胞病变(CPE)达标后,传代3次后认为获得稳定的病毒株。以肠道病毒(EV)组合血清来鉴定病毒性脑炎、脑膜炎最常见的病毒类型,未能定型的病毒株再分别用腺病毒(ADV)、单纯疱疹病毒(HSV-ⅠHSV-Ⅱ)、巨细胞病毒(CMV)、流感病毒(INF)单价血清进行鉴定。结果126例病毒性脑炎、脑膜炎患儿共分离到病毒82例(63.0%):其中MA104阳性率为57.1%(72/126),MDCK阳性率为19.8%(25/126),HEL阳性率为11.9%(15/126),HEK阳性率为293 7.1%(9/126),Vero阳性率为6.3%(8/126),Hep-2阳性率为4.8%(6/126),Hela阳性率为4.0%(5/126),BHK21阳性率为2.4%(3/126)。MA104的分离率与其它7种细胞的分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2例病变细胞经血清学鉴定,鉴定出病毒株78例,病毒的鉴定率为92.8%(78/82),这些病毒中EV所占比例最高,为54例(69.2%);其次是ADV 9例(11.5%),HSV-?为4例(5.1%)和HSV-11为5例(6.4%);EB为4例(5.1%),INF为2例(2.6%)。结论经相应血清学的鉴定,在本实验采用的细胞中,MA104细胞是分离脑脊液中病毒最敏感的细胞,可以作脑脊液中病原分离的首选细胞;采用MA104细胞联合多株细胞用于临床标本的病毒分离,可以提高细胞病变出现率;肠道病毒仍然是引起病毒性脑炎、脑膜炎的最常见的病原。多株细胞微孔板培养法对进行脑脊液的病毒分离,方法有操作简便、易于观察、省时省物、分离率高等优点,具有推广应用的意义。

  • 【会议录名称】 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
  • 【会议名称】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
  • 【会议时间】2008-05
  • 【会议地点】中国山东济南
  • 【分类号】R446.5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