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规律探讨其放疗临床靶区的设计
【作者】 陈俊强; 潘建基; 陈明强; 李云英; 佘志廉; 郑雄伟; 吴君心; 陈文娟; 朱坤寿; 柳硕岩; 肖锦榕;
【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教学医院福建省肿瘤医院放疗科;
【摘要】 <正>目的了解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规律,探讨胸段食管癌放疗临床靶区的设计。方法对首程治疗行颈、胸、腹3个野根治术的胸段食管鳞癌患者621例,标记各部位清扫的淋巴结分别送检,进行临床病理资料分析,了解淋巴结转移规律,为食管癌放疗临床靶区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胸上、中、下段食管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2.9%、27.9%和7.9%,上纵隔的分别为31.2%、24.0%和10.1%,中纵隔的分别为14.3%、29.7%和33.7%,下纵隔的分别为1.3%、4.0%和19.1%,腹部的分别为11.7%、25.1%和55.1%。胸部各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长度愈长、肿瘤分化越低、肿瘤浸润越深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率也愈高(P<0.05)。结论胸上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以颈段食管旁、锁骨上、上中纵隔转移多见,胸中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具有明显的上下双向转移和跳跃性转移特点,胸下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以腹部、中下纵隔转移多见。建议胸上段食管癌临床靶区的范围上界包括颈段食管旁及锁骨上、下界包括隆突下的淋巴结引流区,胸下段食管癌临床靶区的范围上界至隆突水平、下界包括胃左血管旁的淋巴结引流区,胸中段食管癌临床靶区的范围应根据具体情况设定。
- 【会议录名称】 2007第六届全国放射肿瘤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2007第六届全国放射肿瘤学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07-11
- 【会议地点】中国北京
- 【分类号】R735.1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