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厌恶情绪加工神经机制的研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汪凯王长青孟玉凤兆海朱春燕靳胜春周珊珊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摘要】 目的:在情绪加工复杂的神经机制中,有些结构(例如前额叶)非选择性参与了情绪的加工,而有些脑结构则可能选择性地参与了某些特殊情绪(如恐惧、厌恶等)的加工。本研究的目的是进一步了解岛叶和基底节在厌恶情绪加工中的作用。探讨岛叶、局灶性基底节损伤患者的情绪认知特征,验证这些脑结构参与情绪加工以及厌恶的特异性神经机制的假说。方法:制定一套典型6种基本面孔情绪和中性面孔表情70张照片,以及6种基本声音情绪和中性声音28个。分别测试 2例岛叶损伤患者(ZHL、HXH)、32例局灶性基底节损伤患者(基底节梗死或出血)和30名健康对照组对这6种基本情绪 (喜、惊、怕、悲、厌、怒)和中性面孔表情以及声音辨认能力。情绪面孔识别,要求被试者对照次序随机呈现的情绪汉字(喜、怒、怕、惊、厌、悲和中),对70张面孔表情逐一辨认或标识(7选1)。试验为假随机呈现上述70张情绪面孔2轮。记正确得分(CS),每一情绪最高CS为20分。情绪声音识别,被试者对照次序随机呈现的情绪汉字(喜、怒、怕、惊、厌、悲和中),对 28个情绪声音逐一进行辨认或标识(7选1)。试验为假随机呈现上述28个情绪声音5轮。记正确得分(CS),每一情绪最高 CS为20分。结果:与相应健康对照组比较(厌恶面孔和厌恶声音的CS分别为(14.65±2.25,17.61±3.12),ZHL、HXH对厌恶面孔识别的CS分别为(7,Z=16.60,P<0.001;9,Z=13.50,P<0.001),厌恶声音识别的CS分别为(7,Z=14.45,P<0.001;8, Z=13.77,P<0.001)。而基底节损伤患者主要表现惊讶和厌恶面孔辨别障碍(CS分别为15.19±2.06,F=4.63,P<0.05;10.42± 2.71,F=37.46,P<0.001),对厌恶声音辨别正常,但表现为“怕”和“怒”的辨别障碍(CS分别为11.00±2.31,13.30±2.75,P< 0.05)。左、右侧基底节卒中患者厌恶面孔(CS分别为8.75±3.16,9.09±4.23)和厌恶声音(CS分别为15.56±2.65,17.35±3.49), 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岛叶损伤患者以及基底节卒中患者表现为明显的厌恶情绪的辨别障碍,说明岛叶和基底节可能选择性参与厌恶情绪的加工。支持同一情绪不同认知任务的神经基础可能不同的假说。研究提示基底节可能选择性参与厌恶情绪的视觉加工,而岛叶则选择性参与了厌恶情绪视觉和听觉通道的加工。岛叶-基底节系统在厌恶情绪加工中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岛叶基底节情绪厌恶
  • 【会议录名称】 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
  • 【会议时间】2006-09
  • 【会议地点】中国广东广州
  • 【分类号】R749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