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抽动障碍患儿事件相关电位N400的初步研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胡莲清郑璇欧利民林丽丽庄伟端吴育彬郑俊忠

【机构】 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一医院

【摘要】 目的:了解抽动障碍患者事件相关电位N400的变化及探讨其意义;方法:应用日本光电公司生产的MEB- 9104K诱发电位检测系统测定42例抽动障碍患者(病例组)N400波幅和潜伏期并与30例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比较。病例组为2004年8月至2005年9月在我院儿科及神经科门诊就诊的病人,诊断符合DSM-Ⅳ中关于抽动障碍的诊断标准, 其中男30例,女12例,年龄6岁10个月至14岁2个月,平均8岁8个月;病程1个月-3年6个月,平均1年7个月。文化程度:初中一年级5例,小学一至六年级37例。Tourette氏障碍12例,慢性运动抽动障碍20例,一过性抽动障碍10例。对照组为自愿参加该研究的健康儿童,无神经系统疾病,男20例,女10例,年龄6岁6个月至12岁6个月,平均8岁2个月。所有受试对象均为汉族人,右利手。受检者取舒适坐位,距计算机荧屏70cm,双眼平视计算机荧屏中心,保持觉醒状态, 注意力集中,专注于试验,。按国际标准10-20系统电极放置法安装电极,记录单极脑电信号。记录电极置于颅顶部(Pz),接地电极置于右乳突,参考电极置于额极中点(FPz),皮肤阻抗小于5kΩ,滤波频宽为0.1-50Hz。刺激材料为以全国通用的一年级语文课本中出现的汉字组成的六字句子,共80句,分成两组,语句的最后一个词(结尾词)为目标词(靶词),目标词与语句主体的关系在语义上分为两种类型,语义一致的为匹配(即目标词与语句主体的搭配逻辑上和语义上高度预期的一致),语义不一致的为不匹配(即目标词与语句主体的搭配逻辑上和语义上预期概率为零),匹配与不匹配各20句。句子呈现的方式以字为单位逐字出现,句子出现的顺序随机编排,每个句子出现的总时间为1600ms,每个句子之间间隔2400ms。受试者须在每个句子出现时认真辨别句尾词与句子意思是否匹配。对每位受试者均检测2次,记录N400潜伏期及波幅,取两次结果的平均值。结果:病例组N400潜伏期为(706.87±198.99)ms,波幅为(26.12±13.64)uv,对照组潜伏期为(483.87± 69.72)ms,波幅为(21.81±15.85)uv。两组潜伏期均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波幅均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抽动障碍患者N400潜伏期延长,提示存在认知功能缺陷,在治疗该类患者的过程中值得参考。

【关键词】 抽动性运动障碍事件相关电位N400认知
  • 【会议录名称】 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
  • 【会议时间】2006-09
  • 【会议地点】中国广东广州
  • 【分类号】R749.94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