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臂丛神经损伤的神经电生理检测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戚怡黄绍娴黄冠中

【机构】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电生理检查室

【摘要】 目的:臂丛神经损伤是临床常见的神经损伤。可由暴力牵拉所致。严重时,可自脊髓撕脱。损伤程度不同,治疗的适应症以及预后也不相同。电生理检查为臂丛神经损伤定位、定性的重要手段探讨电生理检查对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6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进行肌电图(EMG)、神经电图(NCV)、及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查,应用美国尼高力 Viking Ⅳ型多导肌电诱发电位仪。频率响应2-10000Hz,噪声水平2μv。针极面积0.65mm2。根据受损情况及临床要求分别选择臂丛神经不同神经支配的肌肉进行检查。按常规测定放松、轻收缩及重收缩时之肌电图,测定上肢五大神经及其支配肌、束支部神经及其支配肌、臂丛神经干、根支配肌及颈椎旁支配肌肌电检查。并与手术探查中的发现相对比。结果:肌电图:当肌肉处于松弛状态时:26例173块肌肉检出纤颤、正相电位。当肌肉处于轻收缩状态时:10例呈电静息;16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单位电位减少,时限增宽。当肌肉处于重收缩状态时:10例呈电静息;16例呈单纯相或混合相。综合分析提示神经源性损害。神经电图:运动神经电图:10例66条神经无诱发电位,10例86条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另6例只12条神经 (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余18条神经传导速度正常。感觉神经电图:12例28条神经无诱发电位,另14例40条神经传导速度均有不同程度减慢。体感诱发电位:26例104条神经中,未引出电位38条,潜伏期延长57条,正常9条。电生理检测结果与手术发现完全及基本符合率为92.3%。结论:臂丛神经损伤是最严重的周围神经损伤,其中65%的成人损伤和75%产伤麻痹是根性撕脱。根性撕脱的范围可以是一个、数个甚至全部神经根,预后极差。若为后根神经节细胞前的损伤(神经根撕脱伤)常难以恢复,外科手术效果亦欠佳;若为后根节细胞后的神经损伤则能自发恢复或可经外科手术修复。外伤尤其是切割伤后有感觉或运动障碍,需及时进行包括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肌电图在内的检查。因此,正确判断臂丛神经损伤的部位和程度对于判断预后,决定治疗方案有实际重要意义。肌电图、运动神经电图对判定神经损伤的程度和分布有价值。感觉神经电图及体感诱发电位对判定损伤部位在节前或节后有价值。所以,在判断臂丛神经损伤程度、部位时,综合上述各项电生理改变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 【会议录名称】 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
  • 【会议时间】2006-09
  • 【会议地点】中国广东广州
  • 【分类号】R651.3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