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神经生长因子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HIF-1α(缺血诱导因子)表达的影响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辛世萌张蕾

【机构】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摘要】 目的:观察Sprague-Dawley(SD)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HIF-1α(缺血诱导因子)表达的变化及神经生长因子对它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5)(第1组);对照组(n=30),按缺血2h再灌注2h、6h、12h、 24h、48h、72h再分为5组(分别为第2、3、4、5、6、7组),每组5只;神经生长因子组(5只)(第8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5只) (第9组)。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MCAO)模型,用10%的水合氯醛(0.35毫升/100克腹腔注射)麻醉动物,取仰卧位固定在手术台上,行右侧MCAO手术,颈部正中切口,分离出右侧颈总、颈外和颈内动脉,结扎颈外动脉分支起始处、颈总动脉近心端,在颈总动脉分叉切口处剪一小口,把头端蘸有清漆的直径为0.20毫米的外科尼龙线向颈内动脉端插入,继续向前推进直到感觉有轻微阻力,即约18毫米,提示已到大脑中动脉的起始部。2小时后缓慢推出尼龙线即可实施再灌注。动物苏醒后观察其体态及行为,以判断MCAO模型成功。假手术组插入尼龙线后马上抽出,余步骤同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动物清醒后,右侧前肢屈曲内收者为研究对象,排除有蛛网膜下腔出血者。NGF及给药方法:第8组大鼠于缺血前和再灌注后5 分钟分别肌内注射每100克体重NGF500BU/0.1毫升,第9组以同样方法分别注入相同体积的无菌生理盐水。神经功能评价:按Zea Long5分制标准评分:0分,无神经缺损症状;1分,不能伸展对侧前爪;2分,行走时向偏瘫侧转圈;3分,向偏瘫侧倾倒;4分,不能自发行走,意识丧失。0分和4分者剔除。标本及切片制备:各组大鼠届时以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 打开胸腔,经心脏灌注0.9%生理盐水,续之以4%多聚甲醛灌流固定.假手术组于术后24小时将大鼠麻醉后打开胸腔,仍经心脏灌注。然后断头取脑,自视交叉处开始向后做冠状切片,石蜡包埋,连续切片4微米厚,分别行常规HE染色和HIF-1α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每张切片显微镜下分别随机选取缺血区内的4个视野,进行HIF-1α阳性细胞数计数。结果:(1)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内HIF-1α(缺血诱导因子)的表达量增多,并于再灌注后2小时达高峰,以后逐渐减少。(P<0.01>。(2)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缺血早期给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可使脑内HIF-1α(缺血诱导因子)蛋白的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肌肉注射神经生长因子对脑缺血再灌注有明显的保护作用,HIF-1α(缺血诱导因子)表达增加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 【会议录名称】 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
  • 【会议时间】2006-09
  • 【会议地点】中国广东广州
  • 【分类号】R743.3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