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经颅多普勒结合腰穿对颅内压和脑灌注压的预测研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安红伟王群陆兵勋袁慧娟

【机构】 广州市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内科

【摘要】 目的:观察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频谱参数在初期颅高压患者不同颅内压水平的相关变化,进而预测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脑灌注压(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CPP)。方法:1.1一般资料观察组200 例,男118例,女72例,年龄7-85岁,平均(40.26±17.11)岁,先后行腰穿共393次,脑出血45例144次,其中幕上出血35 例,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脑室出血4例。颅内感染42例131次,其中病毒性22例,结核性12例,隐球菌性4例,化脓性4 例,其它颅脑疾病113例118次。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39.76±15.16)岁,均无颅脑、心、肺、肾等重要器官疾病,并行腰穿证实ICP正常。依不同ICP范围将观察组分为:颅压正常:A组(5mmHg≤ICP<15mmHg),颅压轻度升高: B组(15mmHg≤ICP<20 mmHg),颅压中度升高:C组(20mmHg≤ICP<40mmHg);对照组:D组。1.2方法1.2.1 TCD检测方法 TCD检测采用深圳德力凯公司生产的EMS-9数字化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颅内局限性病变患者取病变侧大脑中动脉TCD参数值,弥漫性病变者取双侧大脑中动脉TCD参数平均值。1.2.2颅内压测量方法。TCD检测完成后立即行腰穿测脑脊液压力。1.2.3血压测量方法。床边多参数心电监护仪或汞式血压计袖带法测双侧肱动脉血压取平均值,并计算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1.3统计学方法。全部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组间比较采用单向方差分析及LSD法,回归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结果:2.1频谱特点颅高压初期随ICP增高,TCD频谱表现为Vd明显减慢而Vs 下降不明显,收缩峰变尖锐,形成特征性高阻力波形。对照组双侧MCA血流速度和TCD频谱均在正常范围内。与对照组比较:ICP正常组与轻度升高组Vs、Vm、Vd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中度升高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随ICP增高PI 逐渐增高,颅压升高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组间比较:随ICP升高,脑血流速度减慢,PI值增高,MAP代偿性升高,CPP维持正常,GCS昏迷评分减少,中度颅压升高组Vs、Vm、Vd、PI、MAP、GCS评分与另两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2预测ICP、CPP应用逐步剔除法建立对初期颅高压患者ICP、CPP进行预测的回归方程分别为:ICPe=-11.219+1.056*PI+0.088*MAP;CPPe=11.219-21.056*PI+0.912*MAP。根据回归方程对ICP进行预测,98.47%例次病人的实际ICP和ICPe绝对差小于10 mmHg,78.63%例次病人绝对差小于5 mmHg,对CPP进行预测,98.22%例次病人的实际CPP和CPPe绝对差小于10 mmHg,77.09%例次病人绝对差小于5 mmHg。ICPe与ICP的相关系数r=0.757,P= 0.000,CPPe与CPP的相关系数r=0.961,P=0.000。若不考虑血压因素影响,根据TCD参数与ICP相关变化所建逐步回归方程为:ICPe=-4.947+23.388*PI。由此方程对ICP进行预测,97.96%例次病人的ICP预测差值小于10 mmHg,76.08%例次病人小于5 mmHg,ICPe与ICP的相关系数r=0.726,P=0.000。结论:颅高压初期,随ICP升高TCD频谱表现为Vd明显减慢而Vs下降不明显,形成特征性高阻力波形,MAP代偿性升高,CPP维持正常。根据特征性TCD频谱和参数改变可较准确预测ICP、CPP,在颅高压初期对二者的预测准确性完全一致,且不受动脉血压的明显影响。

  • 【会议录名称】 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
  • 【会议时间】2006-09
  • 【会议地点】中国广东广州
  • 【分类号】R741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