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基底神经节失语综合征的书写特点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刘晓加戴蓉邵明吴卓华金梅谢秋幼尹文刚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内科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摘要】 目的:通过对基底神经节失语综合征患者语言及汉字书写特点的研究,探讨基底神经节参与书写功能的神经心理学机制,为探索基底神经节的高级神经功能提供确实的理论依据,为失语和失写的发病机制和康复探索新的方向。方法: 经汉语失语检查法(ABC法)和汉语失写检查法(CAB法)对103例基底神经节病变的患者从听、说、读、写4个方面全面测评语言损害程度,筛选出基底神经节失语综合征40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7例;年龄20-82岁,平均51.74岁;右利手36 例,左利手2例,混合利手2例;受教育年限5-6年13例,7-9年14例,10-12年10例,13年以上3例,平均8.41年;病种有脑出血8例、脑梗塞24例、一氧化碳中毒症1例、肝豆状核变性1例、帕金森病6例。汉语失语检查法(ABC),内容包括一般状况、自发谈话、理解、复述、命名、阅读、书写、结构与视空间、运用、计算。其中一般状况包括姓名、年龄、性别、住址、籍贯、文化程度、职业、语言背景、利手、检查用手、用语、病史、神经系统检查、辅助检查、诊断。计算各语言项得分百分数,作出直方图, 确定有无失语及失语类型,有无非言语功能障碍。汉语失写检查法(CAB)内容包括自发书写、抄写、听写、看图书写、主动书写。抄、听、看图书写包括部首、字词、语句、篇章的书写。计算量表分Xn(实际得分÷满分×10),其公式为:∑(10-Xn),填入总表,计算失写指数AgQ,将其作为失写的量化指标,AgQ的分值划分标准:小学≥13.63分,中学≥8.67分,大学≥2.97分,并观察非语言性书写障碍及类型。应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数据处理。口语与书面语的表达和理解得分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检验,书面语表达和口语表达、书面语理解分别用简单相关分析检验。结果:①除书面理解和口语表达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外,口语表达和口语理解、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口语理解和书面表达、口语理解和书面理解、书面理解和书面表达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②在口语表达与书面表达各项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在书面理解与书面表达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③基底节病变书写障碍程度左侧重于右侧,双侧最轻。④基底节失语综合征的书写障碍表现为失语性失写中包括构字障碍、字词错写和语法障碍,非语言性书写障碍包括失用性失写、视空间性失写、惰性失写、镜像失写、重复性书写和小写症。结论:基底神经节参与言语及书写的实质性环节。书面表达和书面理解、口语表达、口语理解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完成语言的神经心理过程。

  • 【会议录名称】 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
  • 【会议时间】2006-09
  • 【会议地点】中国广东广州
  • 【分类号】R741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