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远期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门丽娜刘卫彬陈振光罗红鹤黄如训

【机构】 深圳市儿童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

【摘要】 目的:评价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远期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对1990年1月-2005年10月在我院行胸腺扩大切除术的546例患者进行随访,疗效评价根据临床相对评分法,痊愈(缓解)、基本痊愈、显效、好转(以上四项称为有效)和无效。对性别、年龄、病程、临床分型、胸腺病理类型等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多因素统计分析。结果:最终随访人数 410例,男199例,女211例,术后随访6月-85月,平均28.7±18.4月。Ⅰ型244例,Ⅱa型43例,Ⅱb型99例,Ⅲ型22例, Ⅳ型2例。胸腺瘤64例,胸腺增生327例,胸腺萎缩15例,胸腺正常4例。手术时病程0-363月,平均病程37.85±56.54 月。胸腺瘤患者主要分布在中年人,占56.25%(36/64),非胸腺瘤的患者主要分布在儿童及青年组,分别占48.55%,45.66%。胸腺瘤与非胸腺瘤组性别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腺瘤以全身型较多,而非胸腺瘤组以胸腺增生为主,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率42.9%,有效率82.3%。非胸腺瘤组(346例)在术后1周、1月、2月、3月、6月、1年、2年、3年、4 年的缓解率分别为21.6%、25.6%、29.5%、36.3%、49.5%、59.0%、69.3%、75.9%、74.1%。胸腺瘤组(64例)在术后1周、1月、 2月、3月、6月、1年、2年、3年、4年的缓解率分别为17.6%、17.6%、14.3%、20.4%、41.3%、66.7%、58.8%、75%、72.7%。胸腺瘤组的疗效波动较非胸腺瘤组大,非胸腺瘤组在术后2月、3年时的有效率较胸腺瘤组高(P<0.05)。Logistic回归显示:手术时年龄,性别,病理、分型与术后远期疗效无关,而手术时病程与术后疗效有关,手术时病程≤12月的术后疗效比术时病程> 12月好,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4)。术前病程小于1年是影响术后疗效的保护性因素(危险度=0.310,P=0.006)。结论:术后缓解率及有效率随术后时间延长逐渐上升,患者性别、年龄、临床分型、胸腺病理类型与疗效无关,术前病程越短, 术后疗效越好。重症肌无力一旦明确,在症状稳定的前提下及早手术。

  • 【会议录名称】 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
  • 【会议时间】2006-09
  • 【会议地点】中国广东广州
  • 【分类号】R746.1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