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淋巴血浆置换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8例临床疗效分析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卢晓琴杨欢曾淑贤肖波

【机构】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

【摘要】 目的:观察淋巴血浆置换术(Lymphocytoplasmapheresis,LPE)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 GBS)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了2003年3月至2006年4月51例GBS患者中使用淋巴血浆置换(LPE)治疗的患者8例, 并选择与之基本匹配的8例接受激素治疗的患者作对照,采取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LPE组8例, 男4例,女4例,平均年龄29.3±15.54岁。首发症状为肢体麻木6例,肢体无力3例,其中6例不同程度累及颅神经,3例伴有呼吸困难。激素组8例,男3例,女5例,平均年龄30.6±15.3岁,首发症状为肢体麻木4例,无力4例,其中4例伴有颅神经损害,2例呼吸困难。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同时辅以神经营养、改善微循环等基础治疗;结果:LPE组情况:首次LPE治疗出现症状改善的时间为2.25±1.03天。每人接受LPE治疗1-3次,共15人次。8例患者经LPE治疗后均不同程度得到症状的改善,其中6例患者在首次LPE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症状有明显的改善,总有效率为100%。治疗后肌力改善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PE治疗过程中有3人次出现皮肤荨麻疹,2人次出现口周麻木、烦躁等低血钙表现,症状较轻,不影响继续治疗。有一例在发病后3个月因激素治疗效果不好而改用LPE治疗,由于开始治疗的时间太晚,疗效不佳。而在起病 20天之内开始用LPE治疗的患者麻木无力等症状出现改善时间较短,临床疗效较好。激素组情况:首次接受激素治疗至出现症状改善的时间为5.04±3.26天。5例有不同程度好转,2例加重,1例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为87.5%,肌力改善与治疗前相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492)。LPE组与激素组相比,两组肌力改善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4),但各项神经功能缺损的总的改善差异非常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激素相比,LPE治疗GBS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显著疗效,是急性GBS的最佳治疗方法之一,应尽量在急性期即开始用LPE治疗。

  • 【会议录名称】 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
  • 【会议时间】2006-09
  • 【会议地点】中国广东广州
  • 【分类号】R745.43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