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建立房室传导阻滞动物模型的方法学比较研究
【作者】 曾彬; 林国生; 蔡军; 江洪; 杨波; 蒋学俊; 王腾; 代治国; 范国华; 余奇劲; 宋健;
【机构】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胸心处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麻醉科; 武汉大学医学院解剖与胚胎学系医学结构生物学中心;
【摘要】 目的本研究比较了化学消融法和射频消融法在建立房室传导阻滞动物模型中的特点和各自优点。方法健康Yorkshire猪(购于华中农业大学畜牧系)12只,体重15-20kg,雌雄不限。随机分成二组:化学消融组(n=6),射频消融组(n=6)。实验动物术前禁食12小时,戊巴比妥钠全身麻醉(30mg/kg,腹腔注射),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连接肢体导联,描记ECG。(1)化学消融法手术过程如下:行右侧第3肋间小切口开胸术,剪开心包暴露心脏,缝电极于左室心外膜行保护性临时起搏(频率设定为50bpm)。于房室交界区(房室沟)用7号注射器注入无水乙醇或37%福尔马林1-1.5ml,心电监护示完全性房室分离,观察30min后仍未恢复房室传导,即视作达到手术终点。逐层关胸,胸腔闭式引流。(2)射频消融术手术过程如下:戊巴比妥钠全麻(30mg/kg,腹腔注射)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持续心电监护。行右股静脉切开术,置入8F动脉鞘管和7F静脉鞘管,分别送入临时起搏电极至右心室行保护性临时起搏(频率设为50bpm),送入可操控四极大头电极,于koch三角处标测到清晰稳定的希氏束电位即放电消融,消融方案为每次输出功率50W,放电时间308,,若30S内出现CAVB,再巩固消融30S。当30S内出现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或加速性交界性心率时,继续消融直到出现CAVB后再巩固消融30S。体表心电图和腔内心电图显示房室分离即视作达到手术终点。结果(1)化学消融组:2只猪在手术过程中因误伤左心耳大出血死亡,其余4只猪有3只成功建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模型,有1只多次注射均未能成功破坏和房室结。(2)射频消融组:6只猪均存活,有5只成功打断希氏束造成Ⅲ。房室传导阻滞,另1只未村测到希氏束电位,在AV大小相等处多次放电未能打断希氏束而手术失败。射频消融组成功率大于化学消融组(射频消融组为83%,化学消融组为50%),手术并发症则化学消融组显著高于射频消融组。化学消融组感染发生率为50%,大出血发生率为30%,死亡率33.3%,射频消融组相应为0%(P<0.01),0%(P<0.01),0%(P<0.01)。结论射频消融法较化学消融法简便,安全且并发症少,在有条件的实验室,应优先选用射频消融法建立缓慢型心率失常模型。
- 【会议录名称】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
- 【会议名称】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
- 【会议时间】2004
- 【分类号】R541.7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