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T细胞CD25表达水平及卡维地洛对T细胞体外活化CD25表达的作用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
【摘要】 目的检测慢性心衰患者T淋巴细胞表面活化抗原CD25的表达水平,开展了Car对外周血T细胞体外活化抗原CD25表达的影响,旨在探计Car能否调节T细胞的活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5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4例,年龄37~81岁,平均60岁,符合NYHA心功能分级Ⅱ-Ⅳ级,所有患者LVEF<0.50,近期治疗稳定,未使用β受体阻滞剂,排除感染、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3个月内未使用过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健康体检者7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28~63岁,平均49岁,近年内无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史。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表面活化抗原:按实验要求采集心衰患者和健康对照的晨空腹肘静脉血2ml,用肝素抗凝。按以下方法处理标本:50μl外周全血与FITC-CD3和PE-CD25两种荧光素标记的抗体各5μl混合后,25℃避光孵育15min,然后加入0.83%的氯化氨溶液0.5ml于37℃避光水浴10min裂解红细胞后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分析。全部数据用EpicsXL2流式细胞仪(美国Coulter公司生产)和System-Ⅱ软件进行双荧光参数获取及分析。T淋巴细胞活化数据采用CD25+CD3+双阳性细胞占CD3+单阳性细胞百分率来表示。PMA+A23187体外活化T淋巴细胞:取健康志愿者新鲜外周血用Hypaque-Fi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在24孔培养板中用10%的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调整细胞浓度至1×104/ml,在培养体系中加入PMA(5ng/ml)和A23187(250ng/ml),置37℃、5%CO2饱和湿度培养箱中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表面活化抗原:按实验要求收集细胞,以PBS洗涤2次后重悬,加入单抗(FITC-CD3和PE-CD25各5μl/106细胞),25℃避光孵育15min后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分析,数据处理同3.1。实验分组: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加PMA+A23187体外培养:Car实验组:PBMC加PMA+A23187及不同浓度Car体外培养。其中Car实验组预先加入Car2小时,对照组不加药物,然后两组同时加入PMA(5ng/ml)和A23187(250ng/ml),24小时后检测CD25/CD3。T淋巴细胞活化数据采用CD25+CD3+双阳性细胞占CD3+单阳性细胞百分率来表示。Car采用三个浓度范围:浓度1即2.5μM;浓度2即5.0μM;浓度3即10.0μM。结果(1)慢性心衰患者外周血T细胞CD25表达水平:正常对照组PBMC中CD25+CD3+细胞为(1.59±0.94)%;慢性心衰组PBMC中CD25+CD3+细胞为(4.67±2.09)%;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2)。(2)Car对活化的PBMC中CD3抗原表达的影响:Car作用24h后,PBMC中CD3抗原表达有下降趋势,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Car对T淋巴细胞表面活化抗原CD25表达的影响Car浓度1和2组作用后,CD25+CD3+/CD3+百分率轻度下降,24 h分别为(32.86±10.69)%、(31.10±8.29),与对照组(37.60±7.27)%比较,P值均为1.000,差异无显著性;Car浓度3组作用后,CD25+CD3+/CD3+百分率显著下降,为(12.28±1.51)%,与对照组比较,P=0.040,差异有显著性。不同浓度的Car作用24h后对CD25+CD3+/CD3+影响不明显(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慢性心衰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活化抗原CD25的表达明显升高,且Car体外可以抑制T淋巴细胞活化抗原CD25的表达;本研究提示,Car治疗心衰,改善预后的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抑制T细胞过度活化而实现的。
- 【会议录名称】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
- 【会议名称】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
- 【会议时间】2004
- 【分类号】R541.6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