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与体液-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性
【作者】 徐岩; 刘敏; 史学功; 许邦龙; 程自平; 陈斌; 王爱玲; 吴继雄; 汪太平;
【机构】 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
【摘要】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ongestiveLHeartFailure,CHF)患者体液-细胞因子血液浓度与心功能的相关性,寻找评估后者的可靠方法。方法在45例CHF患者(男28例,女17例,年龄(61.64±14.36)岁,心衰组)及20例健康献血者或同期入院心功能正常者(年龄、性别与心力衰竭组差别无显著性,正常组)中测定血清组织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1L-6)、心房利钠肽(ANP)和脑钠素(BNP)浓度。并作相应的统计学分析。结果心衰组血清ANP(F=10.02)、BNP(F=98.11)、TNF-α(F=3.62)、IL-6(F=3.48)浓度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且心功能越差,血清ANP、BNP、TNF-a、IL-6浓度越高(P<0.01);心衰组血清ANP(r=0.597)、BNP(r=0.627)、TNF-α(r=0.402)、IL-6(r=0.406)浓度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正相关(P均<0.01),与EF及FS负相关;血清ANP诊断慢性心衰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属最大。结论心衰患者存在血清ANP、BNP、TNF-α、IL-6浓度改变,不仅与心衰的临床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而且可以间接反映心衰时左室重塑和左室收缩功能,因此血清ANP、BNP、TNF-α、IL-6浓度可以作为临床判断心衰严重性及监测心衰治疗效果的实验室指标,其中以血清BNP浓度最好。
- 【会议录名称】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
- 【会议名称】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
- 【会议时间】2004
- 【分类号】R541.6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