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有效控制血压对高血压高危患者左室肥厚的长期影响
【机构】 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 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
【摘要】 目的对《1999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危险分层为高危和极高危组的患者单用或联合使用《指南》推荐的一线降压药,以血压<140/90mmHg作为目标血压,观察有效控制血压对高血压高危患者左室肥厚的长期影响。方法763例患者确定危险分层入选后,随机分为2组:目标治疗组(n=382)和对照组(n=381)。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无明显差异。目标治疗组在高血压专科门诊定期随访,按5步法治疗方案,直到达到或接近目标血压为止。对照组则在普通门诊治疗。测定基线和治疗后的超声心动图。平均随访期4.4年。结果目标治疗组的平均血压为133.8±6.6/79.7±5.5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1.7±12.7/87.7±8.0mmHg(P=0.000)。共有437例患者复查了1次以上UCG。目标治疗组(270例)LVMI由124.91降至119.68g/m2,下降了4.2%(P=0.007);而对照组则由131.02增至136.88g/m2,增加了4.5%(P=0.051)。其中233例在基线时有LVH,目标治疗组(142例)末次LVMI较基线降低14.84g/m2(10.07%,P=0.000);而对照组(91例)则降低2.94g/m2(1.85%,P=0.531)。在基线无LVH的167例中,目标治疗组(128例)末次LVMI比基线增加5.33g/m2(5.32%,P:0.028);而对照组(76例)则增加16.40g/m2(16.83%,P=0.000)。左心室肥厚逆转率:基线LVH者,目标治疗组142例,末次复查时66例LVH消失,逆转率为46.5%,高于对照组的31.9%(91例中29例LVH消失),P=0.029。左心室肥厚新发率:在基线无LVH的204例中,目标治疗组128例,末次复查达到LVH标准者34例(26.6%);而对照组76例中为27例(35.5%),两组无明显差异,P=0.117。结论与一般治疗相比,长期严格控制血压能降低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的左心室重量,并明显提高左室肥厚逆转率。由于两组间各类降压药物的比例无明显差异,可以认为目标治疗组在逆转左室肥厚和降低心脑血管病事件的益处是源于血压降低本身。
- 【会议录名称】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
- 【会议名称】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
- 【会议时间】2004
- 【分类号】R541.3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