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黏附分子ICAM-1基因C469T多态性对汉族人冠心病的影响
【作者】 饶丹; 姜红; 曾秋棠; 张练旗; 柴小玲; 郭和平; 王敏; 李明慧; 邓立彬; 葛均波;
【机构】 武汉市第八医院心内科; 上海心血管病研究所;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 中科院基因组研究所;
【摘要】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黏附分子ICAM-1基因外显子6.469编码处碱基C/T多态性与冠心病(CHD)及其严重性的关系,以及各基因型对其血清可溶性ICAM-1(sICAM-1)水平的影响,以了解CHD发生、发展的遗传机理,探讨通过黏附分子ICAM-1基因型筛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易患人群和冠心病患者中高危人群的可能性。方法(1)共入选145例CHD患者,其中73例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72例为稳定性冠心病(SCHD),并入选144例正常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所有CHD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2)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CHD患者和对照者的ICAM-1基因型。(3)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CHD患者和对照者血清sICAM-1水平。结果CHD组和对照组及ACS和SCHD组ICAM-1基因C469T编码处T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均有显著性(CHD组和对照组X2=20.254,P<0.001;ACS和SCHD组X2=3.981,P<0.05)。基因型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TT+CT基因型患冠心病的风险是CC基因型的5.288倍(OR=5.288,95%CI:2.977-9.395).TT+CT基因型的血清sICAM-1浓度显著高于CC基因型(324.3±92.4)μg/L与(250.5±102.1)μg/L,P<0.01)。结论ICAM-1基因C469T多态性与CHD的发生、发展及该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并可影响血清sICAM-1浓度,T等位基因可能是CHD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
- 【会议录名称】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
- 【会议名称】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
- 【会议时间】2004
- 【分类号】R541.4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