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经皮冠状动脉内多普勒超声技术评价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胸痛原因的临床研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李东野潘德锋夏勇徐晤钱文浩杨煜李文华郝湛军陈清枝

【机构】 江苏省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

【摘要】 目的临床部分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患者发生胸痛可能由冠脉微循环功能异常所致,因此本研究利用经皮冠状动脉内多普勒超声技术观测冠脉造影正常患者冠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冠脉微循环功能的变化情况,探讨冠脉造影正常患者发生胸痛的可能原因。方法1.本研究起止时间为2000年3月~2004年3月,临床有胸痛症状,诊断性冠脉造影示三支血管均正常,同意行经皮冠状动脉内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患者入选本研究,观察性别、年龄及“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冠心病的危险因素。2.本研究采用的仪器为Cardiometrics Flo—mapⅡ型超声诊断仪,配置的冠脉内多普勒导丝长175厘米,直径0.014英寸,顶端为“J”型,操作性能与常规冠脉介入治疗术的导引钢丝相似。3.以左前降支为靶血管,操作过程与常规冠脉介入诊治过程相同,将冠脉内多普勒导丝送至左前降支中段,调整导丝头端,获得满意的冠脉血流频谱图像(信号重复性好、包络线清晰)。4.冠脉内推注罂粟碱10mg,之后启动“搜索”功能,超声诊断仪自动记录峰值负荷状态的血流频谱及冠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观察指标包括静息状态及峰值负荷状态的平均峰值流速(APVb、APVp)、舒张收缩流速比值(DSVRb、DSVRp),冠脉血流速度储备(CFVR=APVp/APVb)。结果(1)2000年3月~2004年3月我院共有28例冠脉造影正常的患者进行了经皮冠状动脉内多普勒超声检查,其中男19例,女9例,平均年龄(58.6±6.7)岁,8例患者有“高血压病”史,5例患者有“糖尿病”史,2例患者同时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2)28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的冠脉血流频谱,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与检查相关的并发症。(3)28例患者左前降支APVb为(19.6±6.5)cm/s,APVp为(48.7±10.8)cm/s,DSVRb为2.16±0.81,DSVRp为1.86±0.76,CFVR.为2.68±0.71。(4)以CFVR=3.0为正常对照,28例患者中共有18例患者CFVR<3.0(18/28,64.3%),CFVR<3.0与CFVR>3.0的两组患者之间APVb、APVp、DSVRb、DSVRp无统计学差异,但CFVR<3.0组中“高血压病、糖尿病”的患病比例(10/18,55.6%)明显高于CFVR>3.0组的患者(3/10,30%)。结论(1)经皮冠状动脉内多普勒超声技术是安全的,结果可靠。(2)以CFVR=3.0为正常对照,冠脉造影正常但发生胸痛的患者中约64.3 %具有冠脉微循环功能的异常改变。(3)冠脉微循环功能异常改变的患者中“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患病比例明显增高。

  • 【会议录名称】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
  • 【会议名称】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
  • 【会议时间】2004
  • 【分类号】R543.3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