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经冠状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作者】 李成祥; 曹丰; 王海昌; 贾国良; 郭文怡; 冯旭阳; 郭萱; 李雪;
【机构】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脏内科;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采用冠脉介入手段经冠脉移自体骨髓干细胞对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3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随机分为两组,骨髓干细胞移植组(A组)17例,男16例,女1例,年龄29-69 岁,平均(50.8±10.9)岁,心肌梗死后6~14天行骨髓穿刺术,抽取骨髓40~60ml,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富含骨髓干细胞的骨髓单个核细胞,立即通过冠脉内球囊导管注入梗死相关动脉远端;对照组(B组)17例,男14例,女3例,平均(52.4±10.7)岁,仅行PCI术。两组术后1、3月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UCG)对比观察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VEF)、室壁运动积分(RWWS)、左室舒张末与收缩末容积(EDV/ESV)改善情况;住院期间及出院后3个月复诊观察心肌核素显像(ECT),靶形图分析心肌存活情况。结果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数量为(4.82±1.36)×107,细胞活力为(98.2±0.4)%,所有移植组患者均存活,术后无发热寒战等不浪反应,肝肾功能及心肌酶学检查无异常增高;干细胞移植术前、术后3月,静息显像ECT检查,经断层重建后选取心肌短轴断面作ROI(感兴趣区)分析,读出ROI计数后计算梗死区/正常区的计数之比分别为干细胞移植术前:0.494±0.168;干细胞移植术后:0.563±0.152(>0.05),两组术前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VEF)、室壁运动积分(RWWS)、左室舒张末与收缩末容积(EDV/ESV)无差异,术后1月移植组(51.42±6.20)%与对照组(48.25±8.37)%比较,LVEF明显改善(P<0.05),术后3月时两组LVEF、RWWS、EDV/ESV虽有提高但并无显著差异。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经冠脉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可行,能够改善术后近期心脏功能,但远期疗效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及大型临床试验证实。
- 【会议录名称】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
- 【会议名称】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
- 【会议时间】2004
- 【分类号】R542.22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