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的并发症观察与护理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赵华王华芬

【机构】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摘要】 <正>射频消融(RFA)治疗肝脏肿瘤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兴起的一项新型微创技术。其原理主要是通过刺入肿瘤的电极针产生的射频波使其周围组织发生离子震荡,从而产热,形成约3~ 5cm的消融区,当温度超过50℃即可使消融区内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目前 RFA 还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实体肿瘤,并取得较好的疗效。对于不适合或不愿意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RFA 是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存期的安全有效的可择手段之一。而有力的围手术期护理支持措施是保障 RFA 成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关键因素之一。我院自2004年7月至2005年7月对93例肝

  • 【会议录名称】 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
  • 【会议时间】2007-11
  • 【会议地点】中国四川成都
  • 【分类号】R473.73
  • 【主办单位】中华护理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