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滴鼻灵在改良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围手术期的应用
【机构】 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
【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滴鼻灵在改良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围手术期的应用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参照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1997年修订,海口)选择我院2000 年1月~2006年1月收治的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20例(单纯西医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术前均使用鼻用激素(丙酸倍氯米松)喷鼻3天,每次2喷,每日2次,完善相关术前准备,即行鼻中隔矫下术,治疗方法按照经典的手术步骤行鼻中隔粘膜下矫正术,术中尽可能保留鼻中隔软骨板, 并将切除的中隔软骨板修整后重新置入,使鼻中隔居鼻腔正中位,表面平直,切口缝合1~2针。若下鼻甲肥大,则同时行下鼻甲切除部分,术毕以凡士林纱条填塞双鼻腔。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及止血治疗3天,丙酸倍氯米松喷鼻7天, 每次2喷,每日2次。术后24小时抽除堵塞纱条,其后每日换药一次,清理血块、痂皮、伪膜,1周后出院。单纯西医治疗组治疗如前,中西医结合治疗组,除前述治疗外,另术前均使用滴鼻灵3天,术后使用7天,每次1~2滴,每日3 次。两周后观察比较两组症状,体征并积分,并以治疗后12个月复查情况作为疗效评定标准时的参考内容。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0%,单纯西医治疗组总有效率7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明显优单纯西医治疗组(P<0.05);并且两组症状、体征积分有显著差异,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明显优单纯西医治疗组(P<0.05)。
- 【会议录名称】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围手术期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医学专题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围手术期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医学专题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07-07
- 【会议地点】中国广东广州
- 【分类号】R276.1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