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毛囊干细胞与皮肤重建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耿松梅谭升顺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二院皮肤科

【摘要】 皮肤替代物的研究已有约20年的历史,且初步应用于临床,但距理想的人工皮肤尚有不少距离: ①体外的培养过程周期较长,难以及时满足临床的需要。②所培养的是成熟或比较成熟的细胞,其扩增次数、增殖能力有限。③缺乏血管系统供给营养,表面的上皮容易坏死脱落。④没有皮肤附件,从而限制了重建皮肤在色素沉着和免疫防御中的作用。且异体细胞重建尚面临免疫排斥问题。干细胞具有高增殖潜能和多向分化潜能,虽然皮肤在人体中是一在结构和功能上相对简单的器官,但也含众多分化良好的细胞。且如何缩短培养周期、防止细胞老化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干细胞应该是这些细胞理想的来源。干细胞在维持内环境稳定及伤口修复中起重要作用在器官型组织培养中,只有干细胞所形成的表皮能持续生长。表皮干细胞是原始的细胞,抗原性弱;不仅具有自我复制的能力,而且有多向分化的潜能,具有很大的增殖能力,如皮肤缺损修复所需的各种类型的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毛囊的各种细胞,所以可以克服目前皮肤移植修复的薄易破、弹性差、功能恢复不全等特点;在不引起异物反应或自身免疫反应的前提下,能诱导创面产生“再生样”反应;且具有一定的生长潜能。毛囊干细胞不仅参与毛囊形成,还与表皮发育有关,在体外毛囊体外组织培养具有良好的增殖能力,平均5个毛囊培养可形成1cm2的重建表皮。此外,毛囊干细胞所在部位可能还含有黑色素前体细胞和Merkel细胞,在特定条件下,该处黑色素前体细胞可被激活并向表皮移行促使表皮色素形成。由于毛囊干细胞具有高增殖能力,位于体表易于获取,无再创性,并有向表皮及附属器分化的特性,使其成为表皮重建的理想细胞来源。

  • 【会议录名称】 2006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2006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
  • 【会议时间】2006-09
  • 【会议地点】中国上海
  • 【分类号】R751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