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针刺对脑梗死患者诱发电位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髓鞘碱性蛋白的影响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王晓明杨德本许可张国元林超琼赵晓琼

【机构】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摘要】 目的:探讨针刺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3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为针刺组和对照组。针刺组接受针刺(每周5次,共3周)和常规治疗(静脉滴注丹参及对症支持等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采用改良爱丁堡一斯堪的维亚脑卒中评定量表(MESSS)评估神经功能,并检测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以及测定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髓鞘碱性蛋白(MBP)含量变化。结果治疗3周后针刺组患者HESSS评分、血清NSE及HBP含量明显降低,且MEP中枢运动传导(CMCT)、SLSEP中枢感觉传导时间(N13-N 20IPL)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能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其机制可能与其保护神经元受损、调节中枢运动及感觉传导通路的兴奋性有关。

  • 【会议录名称】 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会议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会议
  • 【会议时间】2004-05
  • 【会议地点】中国成都
  • 【分类号】R246.6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