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二甲基亚硝胺肝硬化大鼠血清元素含量变化及其意义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张叶青刘平都广礼王宪波李风华顾宏图陈高峰周丽利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肝病研究所

【摘要】 目的:观察二甲基亚硝胺肝硬化大鼠血清元素含量变化与肝功能损伤的关系及其在肝纤维化形成与发展中的意义。材料和方法:Wistar大鼠、,28只,0.5%二甲基亚硝胺(DMN)—生理盐水2ml.kg-1腹腔注射,4周12次,分别于造模第2周与4周结束后获取大鼠肝组织与血清,作肝病理组织学、肝组织Hyp含量,肝功能及血清元素含量测定,血清元素有Fe、Ca、Zn、Se、Cu、K、P、Mn、Br、Rb、S及Cl,PIXE(质子X荧光分析法)测定。实验结果:(1)造模2周大鼠的血清ALT活显著升高,为同期正常组的1.7倍(P<0.01)。造模4周时为同期正常大鼠的3.4倍(p<0.01);2周模型大鼠血清TBil显著升高(P<0.05),为正常组的7.2倍,4周模型组为正常组的34.6倍(p<0.01);4周模型大鼠Alb含量显著低于同期正常大鼠(p<0.01)。(2)造模2周大鼠的肝组织Hyp含量是同期正常组的1.8倍(P>0.05),4周模型大鼠肝组织Hyp含量较同期正常组增高了3.8倍(p<0.01)。(3)DMN造模2周时血清元素主要表现为Cu含量显著增高(p<0.05),Cu/Zn比值显著升高(p<0.01);4周模型大鼠的血清Fe含量显著增高(p<0.05),Zn含量显著降低(p<0.01);血清Se含量较2周模型大鼠进一步下降;Cu/Zn比值显著升高(p<0.01);Zn/Fe比值、Se/Fe比值均显著降低(p<0.01)。(4)以4周正常组和4周模型大鼠血清元素含量与肝组织Hyp含量及肝功能各指标作相关分析,血清Zn与肝组织Hyp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血清Alb呈显著正相关;血清Fe与TBA含量显著正相关;Cu/Zn比值与肝组织Hyp含量、血清ALT、ALP、GGT活性及TBA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Alb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血清Zn/Fe比值与肝组织Hyp含量、血清ALT、ALP、GGT活性及TBil、TBA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血清金属元素Zn、Fe及Cu含量的变化是肝损伤的结果,又是促进肝纤维化、肝硬化形成的因素之一;补充Zn,促进Fe及Cu的排泄可能成为防治肝纤维化、肝硬化的有效措施之一。

  • 【会议录名称】 第十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第十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
  • 【会议时间】2003-09
  • 【会议地点】中国杭州
  • 【分类号】R575.2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