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240例过敏性皮肤病血清IgE测定及其临床意义初探
【机构】 江苏省徐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皮肤科; 浙江大学附院邵逸夫医院皮肤科;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IgE在过敏性皮肤病中的数值分布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调查皮肤科门诊已检测血清总IgE值的过敏性皮肤病患者240例,进行分组、统计分析比较。结果:血清IgE值异常可见于多种过敏性皮肤病中,在特应性皮炎(AD)组中血清IgE异常增高率显著高于荨麻疹组(UA)、慢性湿疹组(CE)、痒疹和瘙痒症(PP)组((x2)1=17.0,P1<0.05;(X2)2=7.02,P2<0.01;(X2)3=10.49,P3<0.005),并且AD组的血清IgE水平亦明显高于UA组,CE组、PP组(P1<0.001,P2<0.005,P3<0.01)。在IgE正常组中,AD组的IgE水平仍明显高于其它各类疾病组(P均<0.05)。AD组的嗜酸性粒细胞值显著高于UA组、CE组和PP组(P均<0.05),但各组igE值与EOS值在统计学上均无明显相关性(-0.07<P<0.21)。结论:IgE及嗜酸性粒细胞(EOS)在许多过敏性皮肤病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分别起一定的作用,IgE可能在AD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本次研究并未发现两者的异常存在显著相关性。
- 【会议录名称】 2002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2002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
- 【会议时间】2002-03
- 【会议地点】中国苏州
- 【分类号】R758.2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