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分化调节基因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干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变化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杨哲琼彭仁琇

【机构】 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

【摘要】 目的观察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药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 P19胚胎癌性干细胞分化过程中分化调节基因的变化,寻找参与 at-RA 抗肿瘤作用的基因,为阐明 at-RA 肿瘤治疗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 at-RA 诱导 P19细胞分化过程各时间点,提取细胞总 RNA,进行 RT-PCR、 Real-Time RT-PCR 检测;收获拟胚体用于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P19细胞分化过程中,分化调节基因 Nanog、Oct4和 CoAA mRNA 相继迅速降低,继而 CoAM、Sox6、MAP2、GFAP mRNA 顺序升高。而且 CoAA 和 CoAM mRNA 的变化为瞬时效应,二者分别于拟胚体形成时达最低点和最高点,并很快回升和下降到分化前水平。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oAA 主要表达于拟胚体外周细胞,而 CoAM 则主要表达于拟胚体中央空腔细胞,且中央空腔细胞强烈表达活性 Caspase-3。结论前期研究结果显示 CoAA 基因与干细胞分化、肿瘤发生存在关联。CoAA 是核受体共激活因子,参与激素受体依赖的基因转录和剪切的调节。CoAA 基因通过选择性剪切产生功能相拮抗的两种异构体 CoAA 和 CoAM。干细胞分化拟胚体形成时,CoAA 基因发生了选择性剪切转换——由 CoAA 表达为主,转换为 CoAM 为主要剪切产物。而且在 at-RA 诱导 P19细胞形成的拟胚体中,CoAM 的表达部位与凋亡信号通路关键酶 Caspase-3一致, 二者均表达于拟胚体中央空腔细胞,而 CoAA 的表达则位于拟胚体的外围。因而,CoAA 和 CoAM 两种异构体在拟胚体中的分布特点及相互拮抗的生理功能,可能参与决定拟胚体中细胞的命运——分化或凋亡。进一步阐明 at-RA 是否通过调节 CoAA 基因选择性剪切而调节下游分化调节基因达到肿瘤治疗目的,将对 at-RA 抗肿瘤机制研究起到推动作用。

  • 【会议录名称】 中国药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药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药理学术会议
  • 【会议时间】2007-11
  • 【会议地点】中国湖北武汉
  • 【分类号】R96
  • 【主办单位】中国药理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