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肝纤维化诊断综述
【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制药学院; 解放军85医院;
【摘要】 肝纤维化(Liver fibrosis)是肝脏对损伤所表现出的“愈合反应”,也是机体对于损伤的一种修复反应。慢性、持续性肝损伤(如病毒、乙醇、寄生虫、铜铁沉淀等)是肝纤维化形成的前提。其特征是以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ECM)各成份增多、降解相对不足而在肝内过量沉积。这种纤维组织过多可能因肝内原有的纤维组织塌陷和收缩引起(被动性),也可因纤维母细胞合成新的纤维所致(主动性)。和肝内结缔组织异常增生。此增生包括细胞(成纤维细胞、储脂细胞等〕。纤维(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基质(非胶原糖蛋白和糖胺多糖,以胶原纤维增生更为突出。若进一步发展则可引起肝小叶改建、假小叶与结节形成,则进入肝硬化。肝纤维化的病理特点为汇管区和肝小叶内有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和沉积,但尚未形成小叶内间隔,肝硬化则有假小叶形成,中心静脉区和汇管区出现间隔。肝的正常结构遭到破坏,肝纤维化进一步发展即为肝硬化。肝纤维化是一切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学基础。其显著特征是细胞外基质的显著增加和成分的改变。主要是由肝窦壁细胞产生。而储脂细胞或肝星型细胞(Ito cell)是ECM产生的主要细胞TGFβ1因子使Ito cell激活、增殖,这种现象是各种慢性肝病肝纤维化形成的最终共同途径。
- 【会议录名称】 中国制药工业药理学会20周年学术会议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制药工业药理学会20周年学术会议
- 【会议时间】2002
- 【分类号】R575
- 【主办单位】中国药理学会制药工业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