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豇豆属四个栽培种基因组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别
【机构】 怀化学院生命科学系; 怀化市生物育种与加工技术实验室;
【摘要】 豇豆属(Vigna Savi)的豇豆(V.unguiculata)、绿豆(V.radiata)、赤豆(V.angularis)、赤小豆(V.umbellata)等栽培种都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豆类作物,迄今对它们的基因组的研究较少。我们采用 CPD(PI 和 DAPI 组合)染色、5S 和45S rDNA 探针双色荧光原位杂交 (dual FISH)对这四个栽培种的染色体进行了分析和鉴别。经过 CPD 染色后,4个供试物种的所有45S rDNA 位点都显示了红色的 CPD 带;除此之外,豇豆的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粒区和绿豆的部分染色体的近着丝粒区显示了弱的 CPD 带,赤豆和赤小豆的所有着丝粒区显示了强的 CPD 带;绿豆的4对染色体的近着丝粒区还显示了 DAPI 亮带。rDNA 探针的双色 FISH 显示, 豇豆、绿豆、赤豆和赤小豆分别具有5、2、3、4对45S rDNA 位点,表现山45S rDNA 位点在数目、大小和染色体位置上的物种间差异;豇豆、绿豆、赤豆都具有2对5S rDNA 位点,赤小豆具有1对5S rDNA 位点。根据染色体的荧光带型和双色 FISH 信号,结合常规的染色体测量,可以容易地区分各染色体,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四个物种的准确而详细的分子细胞遗传学核型。豇豆、绿豆、赤豆利赤小豆的核型公式分别为2n=2x=22=20m(6SAT)+2sm、2n=2x=22 =20m(2SAT)+2sm(2SAT)、2n=2x=22=20m(2SAT)+2sm(2SAT)、2n=2x=22=22m(2SAT),它们的核型不对称性分别为1A、2B、2A 和1A 型。基于分子细胞遗传学核型的比较分析,对豇豆、绿豆、赤豆和赤小豆之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了讨论。
- 【会议录名称】 中国遗传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2004-2008)
- 【会议名称】中国遗传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
- 【会议时间】2008-10
- 【会议地点】中国重庆
- 【分类号】S643.3
- 【主办单位】中国遗传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