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麻竹组培苗开花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flower development related genes from in vitro flowering cultures of Dendrocalamus latiflorus
【Author】 ( Laboratory of Plant Biodiversity and Biogeography, Kunming Institute of Botan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Kunming 650204, China; Clollege of Bioengineering, Dalian University, Dalian 116622, China)
【机构】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摘要】 竹类为多年生禾本科植物,生长快、产量高、经济用途广。竹类在开花习性上有很多独特之处。绝大多数种30-60年甚至是120年才开一次花,而且成片开花成片死亡;同一种子来源的克隆株不论年龄大小均同步开花,只有极少数种是每年开花或周期性开花。竹类植物开花的机理一直是植物界的一个难解之谜,广为全世界植物学工作者所关注,由于其取材的难度很大,鲜见从分子水平对竹类开花机理进行研究的报道。本研究以离体诱导开花的麻竹组培苗为材料,采用RACE方法从麻竹组培诱导开花的幼穗中分离到18个MADS盒基因。基因的同源性和系统学分析结果表明,这18个基因分别属于MADS盒基因家族中的AGL2、AGL6和SQUA亚家族。为了研究这些基因的功能,我们选择了分别属于AGL2和AGL6亚家族的两个基因(DlMADS8和DlMADS18),将其分别置于CaMV 35S启动子的调控下转化模式植物拟南芥。实验结果显示,35S:DlMADS8转基因拟南芥植株叶卷曲,开花时间提前,抽苔后表现出三种不同的表型。表型Ⅰ植株不产生二级花序,Northern杂交只检测到很弱的信号:表型Ⅱ植株茎生叶严重卷曲,花瓣和花萼发育迟缓,不能完全覆盖雌雄蕊:表型Ⅲ植株抽苔后产生顶花,顶端优势明显减弱,二级花序发达。表型Ⅱ、Ⅲ植株均检测到很强的DlMADS8表达信号。35S:DlMADS18转基因植株开花时间明显提前、叶卷曲、植株矮小、产生顶花。因此,DlMAD58和DlMADS18可能都与麻竹的开花时间有关。
- 【会议录名称】 中国遗传学会七届一次青年研讨会暨上海高校模式生物E——研究院第一届模式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中国遗传学会七届一次青年研讨会暨上海高校模式生物E——研究院第一届模式生物学术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05-03
- 【会议地点】中国昆明
- 【分类号】S795.5
- 【主办单位】中国遗传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