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棕色田鼠X性染色体多态与四种遗传性别研究
【作者】 朱必才; 高焕; 高建国; 张子峰; 张永; 高俊芳;
【机构】 徐州师范大学生物系;
【摘要】 本文通过棕色田鼠G、C-带核型的研究,结果表明棕色田鼠的X性染色体存在两种多态性:一条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稍长一些,p上有3条G带带纹,q上有5条G带带纹,染色体全长都不表现出明显的C带特征,用XM表示;另一条为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稍短一些,p上有2条G带带纹,q上有5条G带带纹,染色体着丝粒处和p(中部)上各有一个C阳性带,用XSM表示。在此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棕色田鼠共有四种遗传性别类型:1、2(XMXSM),其个体的细胞中存在两条X染色体,一条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稍长一些;另一条为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稍短一些。2、2(XSMXSM),其个体细胞中所存在的两条X性染色体都为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3、1(SMO),其个体细胞中所存在的一条X性染色体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4、古(XSMY),其个体细胞中存在的一条X性染色体为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本文认为棕色田鼠中的X性染色体演化方向为:a、XM性染色体演化成亚中部着丝粒XSM性染色体和一条小的端部着丝粒染色体;b、XSM性染色体进一步演化成一条小的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染色体),此小的中部着丝粒性染色体又进一步演化成一条端部着丝粒染色体。本文据此来解释四种遗传性别类型个体核型之间、核型与染色体数目之间的关系,认为:(1)2(XMXSM)个体中的XM性染色体沿着a路线演化成了2(XSMXSM)个体;(2)2(XMXSM)个体中的XSM性染色体沿着b路线演化成了1(XMO)个体;(3)2(XSMXSM)个体中的一条XSM性染色核沿着b路线演化成了一条端部着丝粒染色体,演化为(XSMY)个体;(4)棕色田鼠四种遗传性别个体的染色体异数现象可以得到解释。由于棕色田鼠核型中的异染色质含量很少,本文认为该物种的核型处于比较进化的地位,而且仍然处在激烈的演化中,因而是研究哺乳动物核型进化以及性染色体演化的不可多得的材料。
- 【会议录名称】 第六届动物遗传学讨论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六届动物遗传学讨论会
- 【会议时间】2002-08
- 【分类号】Q953
- 【主办单位】中国遗传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