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肿瘤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DCs的体外诱导及功能研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朱一蓓戴俊黄勇陈成吴明媛夏瑜席泓张学光

【机构】 苏州大学医学生物技术研究所

【摘要】 <正>目的:肿瘤微环境中存在的一些抑制性因子如IL-10 VEGF等则对DCs的成熟和功能产生负性作用,而DCs功能的缺陷是机体抗肿瘤能力下降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在体外研究了肿瘤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DCs(MDDCs)的诱导及其功能,以期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研究。方法:通过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仪分析、FITC-Dextran吞噬实验、微孔迁徙实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以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方法比较肿瘤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DCs的表型、共刺激分子的表达及功能的差异。结果:肿瘤患者和正常人单核细胞来源的DCs均高表达CD1α、CD80、CD86和HLA-DR等树突状细胞的相关抗原和共刺激分子,但患者来源的DCs在培养早期即高表达、且持续高表达PD-L1, 而PD-L2及CXCR4、CCR7的表达则较正常人低(p<0.05);患者来源的DCs自分泌高水平的IL-10, IL-12的分泌较正常人降低,体外激发自体T细胞增殖及趋化T细胞尤其是趋化活化的T细胞的能力也较正常人下降(p<0.05);患者来源的DCs摄取FITC-Dextran的能力与正常人相比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肿瘤患者来源的DCs由于白分泌高水平的IL-10和高表达PD-L1而影响其功能的行使。但DCs自分泌的IL-10和肿瘤微环境中的IL-10可能以不同的机制影响了DCs的分化和功能介导, 具体机制仍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 【会议录名称】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2005年学术大会、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 【会议名称】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2005年学术大会、青年学术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05-10
  • 【会议地点】中国福建武夷山
  • 【分类号】R73-36
  • 【主办单位】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