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牛结核杆菌病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吴位珩杨茂生杨莉徐景峨文才智刘辉廖梅

【机构】 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贵州省农科院贵阳省畜禽品种改良站

【摘要】 牛结核病(bovine tuberculosis)是由牛型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boris)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其特征为病牛逐渐消瘦,在组织器官内形成结核性肉芽肿(即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自它存在的那一天起,该病就一直危害着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并给整个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物质损失。该病被国际兽疫局(OIE)列为B类动物疾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可通过接触病牛或摄入受该菌污染的牛肉、牛奶及奶制品等从而从牛传染到人,其传播和流行影响着畜牧业的持续发展和人类自身的健康。传统的牛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方法主要是表型分类法,是以形态和理化特性为依据,耗用的时间比较长,一般是1~2个月。而常规用的结核菌素皮内反应试验(PPD)检测方法,近年来不断报道存在着非特异性反应。PER技术因具有快速、特异和敏感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标本的检测中。我们根据PCR技术原理,建立了牛结核分枝杆菌PER诊断方法,并测定出该方法的敏感性为1.025pg,菌细胞的灵敏度为200个菌左右。特异性实验表明,除牛结核分枝杆菌的特异扩增带(317bp)外,其他的细菌均未出现特异性扩增带。采用PER检测方法,通过对94份奶牛奶样的检测,得到牛结核分枝杆菌的阳性率为11.7%(11/94),牛结核MPB70/83抗体胶体金法检测奶牛群,阳性率为3.42%(5/146),PER和胶体金方法检出率有明显的差异。而且整个实验过程仅需2~3d天,从而有益于结核病的早期诊断。因此,在诊断结核病上PCR方法较传统的检测方法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快速的特点。PER技术在牛结核病的诊断上的应用,是将该病的诊断提高到了分子和基因水平,而且,尤为适用于如结核病等生长缓慢和难以培养的病原微生物鉴定,它将为结核病的细菌学基因诊断开辟广阔前景。

【关键词】 牛结核PCR
  • 【会议录名称】 第二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二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08-11
  • 【会议地点】中国江苏泰州
  • 【分类号】S858.23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