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特定有益菌对奶牛粪便中温厌氧消化体系中指示菌存活的影响
【作者】 孙翠平; 柴同杰; 张红双; 姚美玲; 李晓霞; 段会勇;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摘要】 <正>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牛奶生产大国之一。2005年中国牛奶生产量达2865万吨,奶牛存栏数为1216 万头。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奶牛养殖业的经营方式逐渐由分散饲养向集约化、规模化转变。这种经营方式的转变,绐奶牛粪便的卫生化处理带来很大困难,引起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粪便中的病原微生物特别是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通过污染水、空气和土壤,引起疾病的爆发和流行,危害人和动物的健康. 厌氧消化是具有很大推广价值的一种粪便处理方法。厌氧消化粪便废水不仅可以降解其含有的大量有机质,而且还可以杀死其中的病原微生物;厌氧消化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它的最终产物甲烷是一种能源,可以用来取暖或发电,以减少对石油能源的需求.有关厌氧消化有机物过程中可促进病原菌消亡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活菌数量在消化过程中的消亡情况可以用 T90(the decimation reduction time)值来表示。厌氧消化处理有机废弃物过程中不同细菌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消亡速率和 T90值并不一样。由于可以形成孢子的缘故,产气荚膜梭菌和蜡样芽孢杆菌在高温和中温厌氧消化过程中数量都没有明显减少。虽然高温杀菌效率很高,但维持高温必需提供能量,而且中温菌种类多,易于培养驯化、活性高, 因此中温厌氧消化在生产中更加普及.但是,中温厌氧消化对致病菌的杀菌效果不如高温厌氧消化.因此,本实验旨在通过添加假单孢菌、放线菌、乳酸菌、酵母菌和芽孢杆菌促进中温厌氧消化牛粪过程中致病菌的消亡,提高中温厌氧消化的杀菌效果,降低粪便中病原微生物对空气、土壤、水源的污染,减少疾病特别是人畜共患病的发生与流行,使厌氧消化残渣作为有机肥料的使用更加安全。
- 【会议录名称】 第四届第九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饲料和动物源食品安全战略论坛论文集(上册)
- 【会议名称】第四届第九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饲料和动物源食品安全战略论坛
- 【会议时间】2008-04
- 【会议地点】中国河南新乡
- 【分类号】S823
- 【主办单位】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微生态学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