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断奶仔猪应用干湿饲喂器适宜的饲粮能量蛋白水平及其节料促生长机理研究

The Optimal Dietary Digestible Energy and Crude Protein and the Mechanism of Improved Performance in Weaned Pigs with Dry-wet Feeder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曾新福陈安国洪奇华杨彩梅

【机构】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摘要】 本研究以杜大长三元杂交28±1日龄断奶仔猪为试验对象,研究了干湿饲喂器和传统地面饲喂、干湿饲喂器条件下采用不同能量蛋白水平以及地面干湿饲喂器和高床多格干喂器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探讨本试验共分两个部分:试验Ⅰ,干湿饲喂器和地面饲喂对比试验:120头28±1日龄的杜大长三元杂交断奶仔猪,按胎次、体重、公母基本一致分成两组,干湿饲喂器组和地面饲喂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两组均饲喂相同日粮。试验Ⅱ,应用干湿饲喂器时采用不同能量蛋白水平对仔猪的影响:600头28±1日龄的杜大长三元杂交断奶仔猪,按胎次、体重、公母基本一致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两栏,每栏20头。均采用干湿饲喂器饲喂,分别用含DE3.30,CP20(D1组);DE3.25,CP19(D2组);DE3.20,CP18(D3组)、DE3.15,CP17(D4组);DE3.10,CP16(D5组)的粉料。在试验Ⅰ饲养试验结束前进行消化试验,试验Ⅰ和试验Ⅱ和结束时对仔猪进行前腔静脉采血。饲养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相同饲料,应用干湿饲喂器比水泥地面饲喂:在28-42日龄阶段,平均日增重提高8.2%(P>0.05),平均日采食量提高2.8%(P>0.05),料重比下降了5.1%(P<0.05);在42-70日龄段,平均日增重提高13.6%(P<0.01),平均日采食量提高7.3%(P<0.01),料重比下降了5.5%(P<0.01);试验全期(28-70日龄),平均日增重提高12.5%(P<0.01),平均日采食量提高6.4%(P<0.05),料重比下降了5.6%(P<0.01)。应用干湿饲喂器采用不同能量蛋白水平:试验猪各组的平均日采食量除D1和D2组差异显著外其余各组间没有显著影响(P>0.05)。D2、D3组间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及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猪的日增重和日采食量均以D2组为最佳,其中平均日增重分别比D1、D3、D4和D5组提高13.7%(P<0.01)、1.7%(P>0.05)、8.0%(P<0.01)、14.1%(p<0.01);料重比以D3处理组最低,D5处理组最高,D3组料重比分别比D1、D2、D4和D5组降低7.5%(p<0.01)、1.6%(p>0.05)、5.6%(p<0.05)和11.4%(p<0.01)。上述结果表明:断奶仔猪应用干湿饲喂器适宜的饲粮能量和蛋白水平,就增重速度面言,DE为:3.25Mcal/kg、CP19%、LYS1.328%;而就最佳饲料转化率和经济效益而言,则DE为3.20Mcal/kg、CP18%、LYS1.30%。消化试验结果表明:应用干湿饲喂器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干物质消化率和粗蛋白消化率(P<0.05),与地面分餐饲喂组相比,干湿饲喂器组干物质消化率提高了2.6%(P<0.05),粗蛋白消化率提高了2.7%(P<0.05)。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测试表明:断奶仔猪采用干湿饲喂器后,与传统地面饲喂组仔猪相比,血糖提高了17.5%(P>0.05),总蛋白提高了3.6%(P>0.05),尿素氮下降了1.8%(P>0.05),碱性磷酸酶升高了30.4%(P>0.05),胃泌素提高51.0%(P<0.05),皮质醇、T3、T4水平均比水泥料槽组高,差异不显著(P>0.05)。应用干湿饲喂器采用不同能量蛋白水平时,随着日粮粗蛋白的水平的下降,血清尿素氮下降,当日粮蛋白降至18%以下时,血清尿素氮含量又上升,碱性磷酸酶和血清总蛋白则与血清尿素氮有相反的趋势,先升后降。应用干湿饲喂器和采用不同能量蛋白水平对断奶仔猪胃泌素的含量有着较大的影响,D2和D3,D4和D5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D2、D3组显著高于D4、D5组(P<0.05)。

  • 【会议录名称】 第四届全国饲料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四届全国饲料营养学术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02
  • 【会议地点】中国南京
  • 【分类号】S828
  • 【主办单位】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