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杂交小麦901灌浆期籽粒库特性的研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龚月桦高俊凤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摘要】 <正> 杂交小麦901已在甘肃、青海、宁夏等地推广,该品种比当地主栽品种增产15-39%,但成熟时仍为青枝绿叶,同化物滞留源端。近年来源、流、库关系的研究认为,无论源强度,流的能力还是库本身的特性都会对光合产物的输配产生影响,从而最终影响经济学产量。小麦开花后籽粒便是最活跃的库。为了探讨杂交小麦生育后期同化物滞留源端的原因,笔者对该品系的籽粒库生理特性进行研究。本试验采用大田栽培的杂交小麦901及其父本恢复系R205和常规小麦陕229(对照)为试材,开花后分别于3d、7d、14d、21d、28d、35d、42d取样,进行各项项目测定。研究结果表明:杂交小麦901产量比陕229高15%,但收获指数比陕229低9%。说明还有部分同化物滞留在营养体,这种性状与亲本恢复系相似。开花后每粒小麦含水量呈单峰曲线,若以每粒小麦的水分含量作为籽粒扩张生长的度量,则花后7-21天是小麦扩张生长最快的时期;在此期间,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39670436);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年教师专项基金
  • 【会议录名称】 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年会暨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学术论文摘要汇编
  • 【会议名称】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年会暨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
  • 【会议时间】2003-04
  • 【会议地点】中国杭州
  • 【分类号】S512.1
  • 【主办单位】中国植物生理学会(The Chinese Society for Plant Physiology)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