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不同致病力棉花黄萎病菌菌株在线粒体基因组存在差异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张金祥王迪李颖简桂良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微生物系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摘要】 本实验从患病棉苗分离得到五株棉花黄萎病菌菌株,分别命名为V55-2,V55-1,V55-4,V250和V991,发现它们在培养特征和致病力上差异明显,选择致病力差异较大的2个菌株V250和V991,进行5种同工酶分析表明:致病力强的菌株V991中没有检测到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存在,脂酶的酶谱也比V250缺少一条Rf值为0.26的酶带,选用43种10bp的随机引物,对它们线粒体DNA进行RAPD分析,引物OPT-01得到PCR产物差异明显,在以V991为模板的PCR产物中发现一条约1.1Kb的差异片段,经对其测序分析,并于GenBank中进行同源搜索,尚未发现其编码相关基因,本实验证明,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不同致病力的棉花黄萎病菌株确实存在生理代谢的差异,而差异的产生,不仅与其核基因组编码的基因有关,而且他们表型的差异很有可能还来源于线粒体基因组,目前正扩大菌株数量,做进一步验证。

【关键词】 棉花黄萎病菌同工酶线粒体DNARAPD
  • 【会议录名称】 中国第六届海峡两岸菌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第六届海峡两岸菌物学学术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04
  • 【会议地点】中国乌鲁木齐
  • 【分类号】S435.62
  • 【主办单位】中国菌物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