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利用木霉及其基因提高水稻抗病性研究

ENHANCEMENT OF DISEASE RESISTANCE OF RICE WITH TRICHODERMA STRAINS AND THEIR GENES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徐同刘梅NZOJIYOBIRI Jean-Berchmans覃宏涛孙宗修

【Author】 XU Tong, LIU Mei, NZOJIYOBIRI Jean-Berchmans, QIN Hong-Tao, SUN Zong-Xiu,(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Biotechnology,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9; Key Laboratory for Rice Biology,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China 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Hangzhou, 310006)

【机构】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农业部水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摘要】 木霉是普遍存在的一类真菌,许多木霉菌株对植物病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本实验室以往的研究表明,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菌株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温室及网室试验中对水稻纹枯病(Rhizoctonia solani)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本文报导利用木霉及其基因提高水稻抗病性的研究结果。用农杆菌介导法将CaMV35S启动子调控下的木霉内切几丁质酶基因ThEn-42转入粳稻品种台北309中。对100多株T0代再生植株进行了PCR鉴定,结果表明90%以上的植株为阳性植株,Southern检测的结果进一步证实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对T1代植株也进行了PCR鉴定和潮霉素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大约70%的T1代转基因株系符合3:1(阳性:阴性)的分离比,表明ThEn-42在这些株系中有单个插入位点;大约20%的T1代株系分离比符合15:1,表明这些株系含有2个整合位点。选择部分T1代潮霉素抗性阳性植株进行Southern杂交鉴定,结果进一步证实外源基因已经稳定地遗传给T1代。抗病性检测表明大部分T0代和T1代转基因植株表现对水稻纹枯病和两个分别属于A群和B群的稻瘟病小种的抗性,有几个株系的抗性与对照相比有显著差异,其中Tp64表现对两个稻瘟病小种完全免疫。这些结果表明木霉内切几丁质酶基因ThEn-42已经在受体植物中准确表达,并且在提高水稻抗病性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在温室条件下用哈茨木霉NF9菌株进行种子处理,诱导水稻感病品种原丰早幼苗对稻瘟病(Magnapothe grisea)和白叶枯病(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的抗病性,其抗性表现为中抗,对稻瘟病菌不同菌株(SY1、H16)以及对白叶枯病菌不同菌株(CR1、CR7)的抗性表现无显著差异。经木霉种子处理的水稻幼苗接种稻瘟病菌或白叶枯病菌后,过氧化物酶(POD)及(或)苯丙氨酸转氨酶(PAL)活性增强,在某一时段显著高于未经木霉种子处理的对照。尤其是在接种白叶枯病菌CR1后16h、96h,经木霉处理的苯丙氨酸转氨酶(PAL)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诱导抗性可能是哈茨木霉NF9菌株的生防机制之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9870503)
  • 【会议录名称】 中国菌物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第六届菌物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菌物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第六届菌物学学术讨论会
  • 【会议时间】2003-09
  • 【会议地点】中国北京
  • 【分类号】S435.11
  • 【主办单位】中国菌物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