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配水系统生物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邱晓霞于水利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

【摘要】 介绍了水的生物稳定性的概念,提出了一种新的水生物稳定性的评判方法,对影响水生物稳定性的有机物、消毒方法及配水管网等主要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在关注水的生物稳定性(AOC、BDOC、细菌数)的同时应对水的整体质量水平(以TOC为代表的有机物指标及Ames实验等毒理学指标)进行监测,才能真正反应在配水过程中的水质变化,揭示各种成份之间的转化过程及不同成份对人体的影响,此时才使水的生物稳定性研究具有实际意义。在氯化消毒中,余氯本身并不能保证水的生物稳定性,而氯胺消毒的配水系统的细菌总数低,生物稳定性好。配水系统的生物稳定性与管网的材料、管壁粗糙度、水流状态、腐蚀程度及管壁附着生物膜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

  • 【会议录名称】 ’2001全国工业用水与废水处理技术交流会论文集暨水处理技术汇编
  • 【会议名称】’2001全国工业用水与废水处理技术交流会
  • 【会议时间】2001-06
  • 【会议地点】中国西安
  • 【分类号】TU991.2
  • 【主办单位】全国化工给水排水设计技术中心站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