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我国土壤氮素研究中的某些进展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朱兆良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摘要】 在前文(朱兆良,1999)的基础上,围绕农业及环境问题,对近年来我国土壤氮素研究中取得的某些进展加以综述。化肥N的去向始终为人们所关注。我国农业中化肥N当季作物利用35%,NH3挥失11%,反硝化损失34%,淋失2%,径流损失5%,另有13%,未能明确其去向。加强田间定位观测;研究解决反硝化损失的观测等方法问题,并加强模型工作。提高N肥利用率主要采取“平均适宜施氮量法”,大面积施N量可控制在150~180kg/hm2。为提高田块推荐施N量的准确性,需要进一步探索宏观控制与点的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并对已有的有关参数作出评估。另外,深施N肥,并将N肥施用重点转移到作物生长中期,以使供N与作物取N同步。另外,硝化抑制剂与脲酶抑制剂的应用可延长肥效期并提高N肥利用率,但与减少NO3--N的淋失和NH3-N挥失总失量中相关性不大。我国有机肥料资源日益增多,1998年统计有机肥总资源中N约为1642×104t和718x104tP2O5,未被利用的N为1089x104t和210x104tP2O5,并大量进入了地表水而污染水体。另外,人畜粪尿在积造、储存和使用中N素损失也不容忽视。据估算,人畜粪尿中NH3-N挥发达382x104t,占肥料N损失总量的59%。强调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随着时间推移,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的增产效果将显示出它的优越性。本文最后指出,我国农业正向质量和效益型转变,土肥工作者应围绕优质、高产与环境保护相协调这一目标,建立与环境关系良好的肥料管理体系。在土壤N素学科方面,应加强不同尺度的N素循环研究,与N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相联系,以服务于农业和环境。

【关键词】 化肥N去向N肥利用率有机肥N环境保护
  • 【会议录名称】 中国土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综述篇)
  • 【会议名称】中国土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04-07
  • 【会议地点】中国沈阳
  • 【分类号】S153
  • 【主办单位】中国土壤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