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红壤丘岗地草-牛-沼生态系统中养分的循环利用(摘要)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
【摘要】 红壤丘岗地种草养牛是改善和维护红壤地区生态平衡和调整农业结构的重要举措.牛粪尿沼气发醉,沼肥还地养草是一项易于推行的净化环境和利用资源的好技术。因此,在红壤养牛地区建立“草一牛一沼生态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项研究以“种草养牛(肉牛)、牛粪尿沼气发酵、沼肥还地养草”模式为主,以“单施化肥种草养牛”模式为对照,研究了牛对黑麦草和玉米植株中N、P、K、c:养分的消化率{牛粪尿对这些养分的回收率;牛粪尿经沼气发酵后养分的保存率,以及不同模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试验证明: (l)黑麦草的产草量和养分积累量,均以单施化肥处理略高(0.4%和0.6%),而玉米植株则以沼肥和化肥配施产量较高(2.8%和2.6%),从资源利用看,即使配施沼肥处理的黑麦草产量略低,但节约了近半数的氮、磷、钾化肥,其效益仍是可观的。(2)牛对饲草中养分的消化率,同一种饲草不同施肥处理间差异不大,而不同种的饲草差异明显,牛对玉米植株中N、Ca的消化率高于黑麦草,而P和K的消化率则低于黑麦草。牛粪尿对饲草中养分的回收率,正与消化率相反,即黑麦草中N和Ca的回收率高于玉米植株,而P和K又低于玉米植株,两者呈极显著的负相关。(3)一头肉牛的粪尿经沼气发酵,其所保存的N、P、K、Ca养分可供生产一头肉牛所需牧草的近一半,即可节约化肥投入的近一半。且施用沼肥后,土壤肥力得以保持和改善,为后续的牧草生产提供了好的土壤条件。而单施化肥,土壤肥力则多呈下降趋势。
- 【会议录名称】 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专题篇)
- 【会议名称】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04-07
- 【会议地点】中国沈阳
- 【分类号】S181
- 【主办单位】中国土壤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