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现役油气管线安全性评价研究现状
【作者】 郑茂盛; 周根树; 赵新伟; 罗金恒; 白真权; 霍春勇; 冯耀荣; 李鹤林;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管材研究所;
【摘要】 油气输送管线常常由于安装不当造成缺陷,或者在使用中会受到腐蚀损伤和外界错误操作等的影响和破坏,从而对其安全运行造成危害。本文对遭受各种损害(损伤)的现役油气管线的安全性评价的研究进展做了详细论述,以期能推动这方面的工作,为油气管线的安全运行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油气管线;
损伤;
失效判据;
止裂;
地质灾害 1.引言我国石油天然气管线的生产和使用是随着石油工业的兴起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我国的第一条长输管道是建于1958年的克拉玛依——独山子炼油厂双线输油管道。全长只有300km,管径仅159mm,但它代表了我们国家输油管线零的突破,是输油气管线的起点。20世纪60年代开发的大庆油田,使我国原油产量大幅度提高,同时电有力地推动了石油输送管线的发展。通过1970年8月3日开始的“八三”会战,我国又建成了大庆—铁岭—大连和大庆—铁岭—秦皇岛两条原油输油管线,并且管道的外径也达720mm。20世纪70、80年代,我国东部地区的石油勘探和开发有了迅猛的发展,许多油气田相继建设投产,同时输油和输气管线也相应地得到了发展。20世纪90年代,陕北气田和新疆油气田的勘探和开发,西气东输工程的启动使油汽输送管线的建设又取得了很大地发展。我国西部地区天然气资源比较丰富,约占全国天然气总资源的60%。西气东输就是将我国西部地区的天然气通过管道输往急需清洁能源的东部地区,以满足东部地区对天然气能源的迫切需要。西气东输管道线路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东至上海市西郊白鹤镇,全长约4000km,建成后将是我国目前距离最长,输量最大,管径最大,压力最高的天然气管道。陕京、靖西、靖银、库鄯、鄯乌等管线已相继建成和在建,中俄管线也建设在即。不仅如此,我国还兴建和在建了许多海洋管线。随着世界工业的迅速发展,石油、天然气的用量急剧增长,其合理开发与利用问题已逐渐提到了重要日程上来。自1954年美国由Brown & Root海洋工程公司在墨西哥湾铺设第一条海底石油输送管道以来,世界上许多近海海域已经成功地铺设了不少海底管道。中国海底管道的铺设历史较短。1973年才首次在山东黄岛采用浮游法铺设了三条500m长的管道,随后又于1985年由渤海石油海上工程公司采用浮游法在埕北油田铺设了1600m长的海底管道。十多年来,已经先后在渤海、埕岛油田、惠州、茂名等海域和地区铺设了几十条海底管道,已铺设和正在铺设的海底管道累计总长度将超过2000km。当今,石油的勘探和开发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对于这个不可再生的资源,目前总的开发趋势是向沙漠、高原、滩海和深水大陆架等环境和条件比较恶劣的地区进军。预计我国从1998年至2005年至少会有700多公里长的海底管道投入运营。截止1996年底,我国共建成原油天然气输送管道19000多公里。目前,世界上长输管道的总长度已超过了200万km,我国现在仅有长输管道不足2万km,占不到世界长输管道总长度的1%。我国的原油储量在世界上排在第5位,原油产量在世界也;
- 【会议录名称】 中国石油石化工程技术和物装手册(第二分册)
- 【会议时间】2003
- 【分类号】TE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