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基于DEM的农业指标温度分析——以甘肃河东地区为例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张旭东秘晓东尹东王润元

【机构】 兰州区域气候中心甘肃省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摘要】 甘肃河东地区地处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汇集区(经度100.76-108.71、纬度32.60-37.63、海拔600.4830m),地处内陆,地形复杂,气候类型多样,既有湿润的亚热带、温带和高寒气候区,也有半湿润、半干旱的温带气候区; 从农业结构角度来看,这里既有农牧交错带,又有冬、春小麦种植的分界线。可以说这里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同时也是生态环境的脆弱区。研究气候变化对这一地区的影响,对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进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是以近30年(1971-2000年)的气温资料为基础,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用≥0℃积温、≥10℃积温为代表的农业指标温度对区域内的热量资源进行细网格化分析。

【基金】 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西北农作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评价方法”;甘肃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GS022-A45-149。
  • 【会议录名称】 全国农业气象与生态环境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全国农业气象与生态环境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06-10
  • 【会议地点】中国江西南昌
  • 【分类号】S162
  •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农业气象与生态学委员会、江西省气象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