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青藏高原冬春积雪异常的空间分布型与我国夏季降水异常的联系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吴统文钱正安

【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气候中心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摘要】 积雪异常既是当时某地区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的产物,但又反作用于后期该地区的地面辐射平衡和水文循环,影响后期该地区,甚至其他地区的大气环流和降水气候变化。自Blanford (1884)首先发现喜马拉雅山的冬季积雪与印度夏季降水存在反相关联系以来,积雪对亚洲夏季风和降水异常的影响一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开展了不少观测事实分析和数值模拟试验研究。国外科学家多注重欧亚积雪异常对印度季风降水的影响(Walker,1910;Hahn和Shukla,1976;Dey和Bhanukumar,1982,1983;Dickson,1984;Barnett等,1989;Yasunari等,1991;Zwiers,1993;Ose,1996);但在国内,更注重青藏高原积雪异常的影响。虽然青藏高原冬、春积雪面积平均不到欧亚积雪总面积的1/10(徐国昌等,1994),但由于高原积雪持续时间长,又地处中、低纬度,高原积雪异常明显地影响到南亚及东亚地区的海陆热力对比,因此对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的大气环流和降水气候将产生重要作用,高原积雪状况已成为我国每年汛期降水预测的重要预测因子之一。

  • 【会议录名称】 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分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
  • 【会议时间】2003-12
  • 【会议地点】中国北京
  • 【分类号】P426.63
  •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