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夏季长江流域暴雨洪涝灾害的天气气候条件(摘要)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摘要】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探讨夏季中国东部长江流域严重洪涝灾害发生时的天气气候异常特征。分析表明:东亚夏季风环流偏弱是夏季长江流域发生严重暴雨洪涝灾害的气候特征。天气特征是东亚地区东、西、南、北天气尺度系统的最佳配合以及东亚大气环流出现较显著的20~30天的低频振荡。东亚中高纬大气环流出现20~30天的低频振荡,有利青藏高原上空的低压系统沿着中纬度东传到115°E~125°E附近,造成长江流域梅雨锋低压扰动加强;东亚低纬大气环流出现20~30天的低频振荡,有利印度洋、南海和热带西太平洋的水汽输送到长江流域,为长江流域暴雨提供持续充足的水汽来源。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出现20~30天的低频振荡,有利低压系统在长江流域(115~125°E)再生和维持。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第一部分(编号G1998040900)和中科院资源环境领域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纲号KZCX2—203)共同资助
- 【会议录名称】 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分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
- 【会议时间】2003-12
- 【会议地点】中国北京
- 【分类号】P458.121.1
-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