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我国现代农业物流体系的构建及其运作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物流学院; 成都铁路局成都客运段;
【摘要】 构建现代农业物流体系,促进现代农业物流的发展,不仅对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村容村貌、提高农民素质有利,更是对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以及解决“三农”问题上意义深远。本论文以杜能农业区位理论为基础,对现代农业物流体系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现代农业物流区位模型:分别以小城市(县级城市)、中等城市 (地区级城市)和大、特大城市(省、直辖市级城市)为中心,形成现代农业物流区位的“三农杜能环”,即“小杜能环”、“中杜能环”、“大杜能环”以及“交叉杜能环”;又在各自的“杜能环”上分别形成了四种“三农”特性:“边缘型农村,半温饱农民,粗放式农业”、“温饱型农村,温饱型农民,半集约农业”、“小康型农村,小康型农民,集约式农业”以及“富裕型农村,富裕型农民, 集约式农业”,并发现“三农杜能环”之间产生了“三农”特性的交叉现象,从而反映了农业物流体系应分层次和分区域进行构建。同时指出现代农业物流体系由农业物流与供应链平台、农业物流政策法律平台、农业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和农业物流信息平台构成,并对“四个平台”进行了功能设计和分析。从而提出了“现代农业物流体系要分县、地区、省(市)级三个层次和区域进行构建,并按照“政府统筹、市场导向、平台支撑、企业运作”的模式进行运作”的结论。
- 【会议录名称】 2007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 【会议名称】2007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07-08
- 【会议地点】中国黑龙江大庆
- 【分类号】F326.6
-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工程学会